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最年轻的好莱坞大亨> 第413章特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3章特效(2 / 3)

为了压缩渲染时间,提升效率,只有简单粗暴地增加硬件数量。

像工业光魔,维塔这些成熟的大型特效公司,内部都搭建了自己的渲染农场,里面有上千台工作站和服务器在日夜运转。

特效制作每个环节都要用到大量专业软件,价格不菲。

人力成本,这才是花费最大的部分!

电影特效工序环节多、软件调试繁杂、制作耗时长,需要上千人耗时数年共同完成。据统计,《钢铁侠》特效团队1255人、《铁达尼号》739人、《蜘蛛侠3》1453人、《加勒比海盗2》1180人、《变形金刚2》1178人。

这些特效师按大概6:3:1的比例,分为普通特效师、高级特效师、顶级特效师,在团队中担任着不同的职责。

在米国这个电影工业大国,普通特效师年薪约4万美金、高级特效师年薪约6万美金、顶级特效师年薪约15万美金。

这样一个1000人的团队,一年下来光工资就要5700万美元!而一部电影的制作周期通常需要2-3年,使得人力支出成为了最大的成本。

特效行业汇聚了世界顶级的硬件、顶级的软件、顶级的人才,耗费数年时间,经过上千人的呕心沥血,精雕细琢,才呈现出最真实震撼的画面,创造出一个比现实精彩万倍的虚拟世界,这当然必须最贵的投资!

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越来越多的好莱坞特效公司债台高筑。2008年起,集聚约200家特效制作公司的洛杉矶有6家相继倒闭,上千名特效工程师失业,许多往日衣食无忧的签约特效师沦落为短期合同工。

尽管目前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有特效镜头,但特效部门最终获得的利润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其他部门的20%以上。这个曾经最有优越感的行业,逐渐开始输出廉价劳动力。

事实上,特效公司承担着很大风险,公司架构庞大,灵活度和资金流受限,一个镜头的改动就可能导致一笔计划外的严重损失。

好莱坞特效公司遍地开花只是虚假繁荣,更何况在全球日趋一体化的当下,特效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运营成本低廉、受政策扶持的亚洲公司很可能轻而易举就抢了好莱坞的饭碗。“我们创造出了一些伟大的作品,让某些人赚到钱,而我们特效公司并没有赚到。”某位特效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一个刚入职的特效师可能每周工作50到60小时,后来就会增长到90到120小时了,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一旦一个项目结束,他们可能立即下岗,直到几个月以后有新老板招收。特效师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伦敦、温哥华、新西兰,一个命令就能让他们飞到地球对面去,离开老婆和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