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什么啊,《招潮令》上的内容多着呢,但是……反正我就记住这么一句。”
有什么可奇怪的,沙光鱼学名叫做“矛尾虾虎鱼”,属虾虎鱼科,在我们老家俗称叫“狗杠”,意思是这种鱼能长到门杠粗细,鱼嘴有点儿像狗嘴。
但由于老家人发音不标准,小时候我一直误以为这种鱼叫“狗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大概是老家人嫌弃这种鱼肉质粗,味道也不好,除了狗没人能吃光。
我们老家很少有人喜欢吃这种鱼,如果渔夫网鱼的时候抓到了“狗杠”,那便从网上摘下来,随手就丢在地上了,都懒得往鱼篓里送。
沙光鱼没什么优点,不过它特别容易上钩,即便是从来没摸过鱼竿的生瓜蛋子,一上午也能钓个七八斤上来。
而且它们也不挑鱼饵,你只要想办法弄上一条沙光鱼,然后把它剪成小块儿,便能去钓其它的沙光鱼了。
我当年就是为了打发时间,顺便弄点儿鱼肉在村中的猫狗那里刷声望,所以整篇《招潮令》我就只背了和沙光鱼有关的这一段。
至于别的鱼,要么不这么好钓,要么家里人要拿去做菜,总之鱼落不到我手里……那我记它们的潮令干什么?有需求才会产生动力嘛。
“但这个《招潮令》的确神奇得很啊,那个暑假我只在爷爷家住了半个来月,等临走时,全村的猫狗都自发来村口送行,哇塞,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哎呀呀,搭档你这个败家子,这么好的口诀,结果只记住了一句,这下失传了吧。”
“怕什么,这口诀我爷爷又不只传了我一个人,我们家老爷子早就专门把整篇《招潮令》抄成了笔记。等将来我有机会回家时把笔记找出来,花点儿时间敲进电脑,再上传云端,绝对万无一失。”
“那便好,六爷我最见不得糟践东西。哎,搭档,这篇口诀的名字好怪啊,为啥要叫‘招潮令’呢?”
“这个嘛,哎呀,真是说来话长了。这篇口诀如何得名《招潮令》,个中缘由还得从我老爷爷那儿说起。”
话说当年,我老爷爷烧青砖置田地,以一人之力创下了好大家业,接着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在把媳妇成功骗进门之后,他就……就纨绔习性发作,成天纵情山水不理家业,甚至还干出不少诸如“一块大洋买一堆酸枣树苗”之类“败家”的事情。
在村里人看来,就算老爷爷他不是人傻败家,那也绝对不像一个能挣钱的主儿,所以当年村里人们都很好奇老爷爷他到底是如何置办下那一大片田地的。
有一天晌午,天气很阴沉,即便下午不下雨,估计傍晚也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