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带着安树等人的书信回到震泽, 沈三让顺路人先把书信给送了, 他们也先回菱田村,将近半个月未回总要先去看看老父老母,把那点礼物送掉。
沈老头沈老太也是盼望得紧,日日惦念怎得还不回来,可算是盼着他们回来了。家里面还未做晚饭,沈老头立即让人去买肉买鱼虾。
沈三是先回镇上放掉些东西的, 顺带着把沈二一家也带了回来,这家里头又是热闹了起来。
江氏给沈老头买了个新的烟管子, 给沈老太买了新的金耳环, 老头老太也就这点子喜好,不难猜,沈三在里头乡试, 江氏就带几个孩子游蘇州府城,给家里头都买了些东西,她是弟妹,自是不好给沈大沈二买,但黄氏花氏以及几个侄子侄女都买了。
孩子们拿了礼物都高兴得自己玩去了, 冬至和秋分拉着蜜娘问府城好不好玩,羡慕她可以出去游玩,也想听听府城的模样。
蜜娘说:“就是人多了些,街比咱们吴县多了些。”
“没了吗?怎么感觉同咱们这儿没什么区别呀?”
......
大人们也在唠嗑聊天, 沈三同他们说起在府城的时候请几位师兄吃了饭。
“那个安树我知道, 琴妹那个村里出去的, 和琴妹的大嫂家是亲戚,现在在府城的衙门里做活呢!前些年在府城买了栋宅子把他老爹老娘接了过去,是个孝顺能干人。”沈老太说道。
这十村八里的,随便转一圈都能扯上些关系。
“安树生的是两个儿子吧,我记得他大儿子我还见过,长得像安树他媳妇。”黄氏回想了一下,女人在这种事情上记忆力就会变得尤其得好。
沈兴志道:“我见过,清明节的时候,他大儿子回来祭祖的,在镇上碰到过一回。”
沈三:“他大儿子如今也在城里找了个职位,安树也想让他进衙门,但他儿子太年轻得等个几年。”
大家也都心照不宣,这种衙门职务,都是有些关系好进去,外面人想挤进去就是困难些,像安树,当时也没啥关系,就靠着自己挤了进去,如今在衙门里写写文书,轻松还拿公饷,这在村里人看来是份顶顶有脸面的工作了。
皆称赞了一番,但现在家里头过得可不差,也不羡慕那些个,只不过说出去倒也是挺好听的。黄氏道:“这倒是不错,稳定又能帮家里头,说出也有面子。志哥倒是也可以谋个这样的职位当当。”
沈兴志且道:“我字也得不好看,人家可不要我做文书哩。”
沈大:“谁叫奈写字像那螃蟹脚似的,现在晓得字写得好还能有用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