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最后的希望,蒋仲泽离开了蜷缩半天的街角,他走后,斜对门的裁缝铺出来个人,左右看过,松口气说:“走了走了!总算走了!这么个腌臜玩意儿躺那儿把我们生意都坏了!”
假使郁夏人在这里,她一定能认出,这就是周家的裁缝铺,早先租屋给她那个周家。
郁夏搬走之后,那屋很长时间都没租出去,周家白白短了进项,周叔周婶因为可惜念叨过一回,后来就没再提。他们想着郁夏那样的人本来就不会一直住在这种旧门旧窗的屋子里,她迟早要搬走的。
春林嫂子难受很多,好不容易才越过心里那道坎,不再去想郁夏的事。儿子冬生大一些了,比之前更活泼,带起来也更费劲。她经常只要一个转眼,冬生就哭起来,赶过去一看,不是磕了碰了就是摔了,小孩子在学会爬学会走之后比吃了就睡那段婴儿时期闹腾很多。
春林嫂子不像郁夏会省力气,也没那样的好气性,家里那点事她经常都忙不开,儿子闹起来就特别烦。
她心烦意乱的时候,听说永福百货出了一套特别漂亮的洋装,是以前在那边做顾问的郁小姐设计的,还听人说,对方竟然是南省妙春堂的小姐,说是从小走丢,现在已经认祖归宗了……
郁夏刚搬走那会儿,周家人还会提到她,后来谁也不提了。因为提起来就难免想起长翅膀飞走的银元,本来就是两个世界的人,你不刻意去打听,根本不可能听到关于对方的消息。直到高级洋装问世,这股风潮席卷了周边好几个省,年轻小姐们都在谈论它,更别说做裁缝的。
有不少裁缝挤到百货公司展台前看了,想知道是怎样的洋装能让人夸成那样,亲眼见过之后,他们就动起心思,要跟风做洋装不容易,拆分一些流行元素放到别的衣服上倒是可行。
第一个独立流行起来的是早春系列的蝴蝶结领,郁夏那么打扮过一回,斜飞的蝴蝶结衬衫配前开叉高腰鱼尾裙,她穿这身去参加了乔芸的下午茶会,从这里开始,蝴蝶结领在南省走红。
其实是挺简单的设计,一流行起来就被玩出花了,又因为做这个几乎不增加成本,哪怕家里条件不好,很长时间制一回新衣,并且是卡着尺寸裁好布请裁缝做的,都会要求弄个蝴蝶结领,尤其是经典的黑白二色,在罗大帅下辖的三省遍地开花。
蝴蝶结领简单归简单,要做出质感并且结得漂亮也不容易,这种衬衫还得追求个版型,最好能贴身一些,得把腰线收得漂亮……郁夏在专栏上讲过这种流行元素,那期报纸卖得特别好,做衣服的人手几份,捧着翻来覆去读过不下十遍,就指望能悟出点东西进而走上捞金的康庄大道。
周家人也跟着学了,拿旧布头翻来覆去练习了蛮长时间才摸到一些窍门,他们肯下这个苦工,也赚了点钱,周婶还感慨说,早先都没看出郁夏她有这么大本事。
春林嫂子看着又大一岁还穿着旧衣裳每隔十天半个月才能尝到一口肉的冬生,难受了半日,看她丧着脸,周春林关上门问了一句,就听见这婆娘说:“当初我说想去百货公司卖东西,她不给开后门就算了,你说说,她明知道咱家是开裁缝铺的,有这些花样还藏着掖着?她要是肯教一手,咱们早能把日子过红火了,哪还用费那么大劲挣点辛苦钱。”
张天翔那些洋装都是明码标价卖的,价钱贵得吓人,普通人做几年工都不一定能买回一件,想想这利润,春林嫂子就心疼。
她才知道自己本来也有可能一夜暴富的,结果稀里糊涂就错过了。
听她念念叨叨半年,周春林惊呆了。
是,郁夏是租过他家的房,也让他婆娘帮忙找看过小海,但那是给了钱的,她不欠周家什么。郁夏能日进斗金那是她有本事,谁说就一定得拉拔房东?自家没发起财还怪人家有本事的不帮你?
“你说什么胡话?就因为她带起这些流行,买布做衣服的人也多了,不止我们家,城里这些裁缝铺生意都好起来,都说郁夏她是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