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里有人抄底,郁春独自生活能力弱,偏她没意识到这一点。又说八十年代挺乱,可她上辈子先是读书,后来分配工作,到折腾生意都是在家附近,坐车不用几小时就能到,真正出远门已经是两千年后了。
郁春只知道高猛在八十年代一个扑腾,郁夏就当了阔太。
她把八十年代想得太美好,忽略了自身能力以及外在风险,她活在自己想想的美好里面,脑子里积累了大堆错误认知。单身女子出门,没人陪同,你掏钱买盒饭,吃完还睡了个喷喷香……这不是送上门来找偷的?
要说丢了包裹,那还能找找看,你说你丢了钱,乘务员也没法子。
钱这个东西,长得一个样,上头也没谁的签名,你咋证明别人手里的钱是你丢的?根本没办法。
乘务员也只能提醒她,孤身出门千万要多长个心眼,注意人身以及财产安全。
郁春也想到这钱没可能找回来,她忍着心疼回到座位上,一边怄气,一边下定决心说不睡了,哪怕真困得要死,要睡一会儿也得抱着胳膊,把揣钱的内袋死死压住。
余下那二百好歹没丢,火车慢吞吞摇到粤省,郁春就在车站附近的小旅馆开了间房,关上门睡了个昏天黑地,跟着就去打听租屋。
要在这头发展,旅馆是住不起的,郁春想租个屋,连着打听了两天才找到个靠谱的,两居室的房子,正好有另外一个从H市来的小姑娘,她俩都只想住一间,正好能搭个伙。这姑娘说是日子不好过,读书不行,找个乡下人嫁了又不甘心,就想出来碰碰运气。她俩竟然一拍即合,分外投缘,只恨相识太晚。
房子就租下来,简单添置了一些必要的东西之后,她俩就商量起做什么来。郁春知道再往后电池手表BB机什么都好做,像电风扇之类的家电也能赚,问题是一没渠道二没钱。
出去转悠了几天,她从小卖部柜台里摆着小商品得到启发。
差点忘了,八/九十年代人们陆续有钱了,也开始会花钱在打扮上,发圈头绳还有印着发财那种假的金戒指项链啥的都挺好卖,这种东西要弄到货不难,几块钱就能买一大包。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生意在粤省不好做,只有把货弄回内地才能好卖,可算上路费啥的,这就亏了。再说她也不能先买百多块钱的东西,弄回去卖光了,跟着又忘粤省跑……那也是亏。
郁春愁得不行,这时候,合租的姐妹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她最近认识了一个大哥,姓曾,就是做倒卖生意的,他有路子。郁春心里还是有一分警惕,她试着同曾哥接触之后,发觉对方的确人品正直,吃了两次饭,虽然都是路边摊,人家还抢着给钱。
曾哥根本没有劝她投钱的意思,好像就是单纯交个朋友,郁春以为自己交好运了,她咋看曾哥身上都有种能发财的老板气质,无论是他待人的豪爽劲儿,还是那一派正直的长相。
因为信了七八分,郁春主动提起做生意的事,然后才弄明白这个渠道是咋回事。曾哥表示,他有兄弟是铁路上的,这年头铁道职工家属乘火车可以免票,其实就是一张盖了章的纸,上面写有免票家属的名字,拿着这个你就能上去了。他们就是靠免票,往返内地和沿海,还说呢,沿海的东西弄回去真的好卖。
“妹子你咋突然关心起这个?”
郁春就说想沾曾哥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