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听说鲁人一向对女子优容宽待。比起当皇帝的宫女,还不如去相邻的鲁国,近一点,日后或许还有相见的可能。
王姻问:“何不嫁女?”
郑人苦笑,这几年几乎年年征丁,有的城厉害的一年征两次、三次,除了八十老翁,哪里还有适龄男子?
男少女多,只能外嫁。
王姻当然不可能收下女儿,连弟子也都拒了,郑人苦难良多,他单人只手,又救得了几个?何况他这一去,自负重任,怎么可能在此时怜香惜玉?
一路往望仙城去,路上关卡颇多,过城时频遭盘查、刁难。幸而王姻从未在外走动过,虽是鲁人,但年轻面嫩,又口舌甜滑,都叫他有惊无险的过了关,进了望仙城。
望仙城上逍遥台。
望仙城里比其他城市多了些人气,路上行人多了,城中店铺也有不少还开着门。王姻一路走来,发现最红火的是当铺和金银铺。
他带了一些钱物,想收买东西,倒也容易。当铺的人听说他是鲁人,都私底下问他能不能从鲁国贩粮过来?
鲁粮不入郑,从这一道王令颁下起,商人再也没有从鲁国往郑国运一粒粮食。
哪怕不是鲁国产的,只要从鲁国经过,就不许运到郑国来。
郑人渐渐得知了鲁王此令,纷纷唾骂不休。鲁粮还不是从郑国贩去的?当日鲁王缺粮,找郑王要粮,郑王鼎力相助,现在异地而处,鲁王竟然能说出一粒粮食不得入郑这种话,真是狼心狗肺!
王姻不置可否,含糊两句,于是迅速成为了郑人的座上宾客。
于是,他也很顺利的见到了郑王。
逍遥台。
赵后抱着小太子,一字一句的教他读诗。小太子捧着纸牍,奶声奶气的跟着读,“子”“四”不分,“七”“去”不分,赵后就慢慢纠正他。
殿中宫女皆满目温柔的看着。
小太子乳名思奴,郑王一直以为此名指的是自己。
赵后想起那抹倩影,心中揪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