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先帝之姐,早在先帝在时,先帝就把朝阳公主捧在了上面,试问,先帝每见朝阳公主必起身行礼,在座的哪个臣下又敢干看着不行礼呢?
礼毕,朝阳公主也不召他们过去,只是让人送来一卷圣旨。
魏绢制成的圣旨,上面有三枚玺印,分别是先帝,朝阳公主和当今。
先帝驾崩前,特旨御玺不随葬,而是留给朝阳公主,为的就是让朝阳公主可以用这枚玺废帝。如果当今不肖,朝阳公主自己拟一个诏,盖上先帝印玺,就是先帝之言。
这种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
黄松年在心中暗叹,与其他人一起看这诏书上写的是什么。
他们倒不紧张,因为这个朝阳公主虽然手握巨柄,但是倒从不对朝政指手划脚。不知她是不是担心有人会害皇帝,连皇帝都被她管得不问政,不见人,每天都在宫中戏乐。
这样的皇帝……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皇帝大了,该娶妻了。
此诏,就是要诸位大臣将各国淑女报上,以供皇帝选后选妃的。
看完,黄松年说:“应该,是我等的过失。”
“确实应该。”
“那我等这就回去早早打探各国有哪些出名的淑媛吧。”
黄松年回了家,想了想,叫来儿子孙子,让他们和从人一起把几个诸侯国派来的使臣都给找出来。
他的五个儿子,十七个孙子来了一听说就发愁了,最小的孙子才十七岁,茫然道:“啊?有吗?”
黄松年叹气:“唉……”帝威日渐衰弱,诸侯国对皇帝的敬畏也在逐渐消减。
“有是有的。”他的长子黄容说,“就是要翻翻拜帖。”
各地诸侯每年都会派人来送贡品,但只有几国仍在坚持,剩下的大多是送上一张言辞华美的颂辞就算了。今年,郑国米也没有供上来,黄松年只得让人用魏国米充郑国米交了上去,幸好无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