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一样,早早的在行宫门前等着投书的人很多,等清晨的钟声响起后,行宫的人就会出来收投书了。
太阳还没升起,他站在人群中,听到身后有人打喷嚏。
天越来越冷了。
清晨的雾气落在人身上,冷浸浸的。
等天渐渐发亮,曹非看到身边的人无不是把纸牍收藏在怀中,不叫它被雾气浸湿,而他们的肩上已经湿透了,头发上也挂满了细小的雾珠。
在很短的时间里,纸牍已经流行起来了。比起木牍,它的好处显而易见:便宜。而且对于某些腕力不足的人来说,他们拙劣的字迹换在纸牍上会不那么显眼,用墨写字也远比刻字轻松。
坏处也很明显,纸牍没有木牍结实。好的木牍好好存放的话,百年不朽,纸牍被水一浸就完蛋了。
所以现在很多世家人都称纸牍为“贫家之宝”,不无调侃鄙视之意。
曹非看了一圈,发现用木牍的十之一二,纸牍者却近九成。
贫家之宝,名不虚传。
公主做出了纸,真称得上是造福百姓了。
投书者都被好好的登记了姓名与住址,据说这样做是因为曾经有人投书,却没有留下姓名,等大王看到他的文章想与他深谈的时候发现找不到人!成了乐城的大笑话。
现在应该不会有人忘记在投书中写下姓名了。
但大王命侍童替投书的士子登记的“美德”依然被人所传颂。
所以,哪怕侍童手脚慢,写的都是儿童字什么的,也没人抱怨。
轮到曹非了,他上前客客气气的报上名字和籍贯:曹非,小名阿陀,商城人。
然后很是受不了的看侍童写的字缺胳膊少腿。
这就是公主造出来的儿童字,专为了给儿童开蒙用的,简单易学。
但他总觉得,公主此意不在儿意,不过是借着儿意的名义来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