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郑国各城的粮仓,早就是世家商人的囊中之物了。
也就是说,商人买回来的粮食,大半就是郑国粮仓里的,甚至有的直接就是从粮仓里把粮拉出来卖,半点不需遮掩,也不需再买通什么人。各城四库中的粮仓为各城世家私产已经是一个不需要再多说的事了。
得知这件事后,她反倒理解了为什么买空了十四个城的粮食,却只喂饱了五十万人。因为空了的是城库,各家自己的粮仓还是满的啊!
公家的空了,小金-库里的可越来越丰-满了。
这就对了。
不然她还真想不通。
现在终于有理由不养男人,只养女人和小孩,真是替她减轻了不少负担。
在她提出不给男人粮食,只给女人和小孩粮食时,龚香说:“公主,男人才是田间劳动的主力,而且到时粮食到手后,仍是男人吃进肚子里。”而不是女人和孩子,为了保住家里最大的劳动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这样,百姓们就不会丢弃到女婴,也不会卖掉女人。为了那一份粮食,他们会给女性留下一条活路。”她说。
龚香万万没想到她这么做的原因是这个,但他的脑筋动得很快,马上明白她这么做的原因,“公主是在担心女人太少吗?”
经过两次“战乱”,流民中基本已经看不到女性的身影了,只有家中还保留着一部分财产的家族还会留下女性,剩下的都是宁可留下钱,也不会留下无用的女人和老人。
如果把可以抛弃的排一个序列,老人是倒数第一位,还没长成的小孩是倒数第二位,女人是倒数第三位。最安全的,也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家中的家主,年轻健壮的男人,他会保有财产,保存自身,等到安顿下来后,他可以再建立新的家庭,把家族延续下去。
排除掉人为的道德感,这其实是很有效率的。
但这不是她需要的,她需要在百姓中建立起新的秩序与道德。
用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她现在就用粮食和钱,给女人买一个地位。
龚香没有再多说什么,虽然他觉得女人的人数少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女人可以生下许许多多的孩子,一个女人,一生中可以生下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孩子。所以就算少,百姓们也不至于就无法繁衍,而且鲁国很大,乐城周围没有女人,别的地方有,此地的一点小失衡不会影响什么。
可他觉得公主此举是有深意的。因为她没有说什么时候就不给女人和小孩粮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