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了不让这些士兵逃走,乖乖的给他们当兵,当他们的打手,甚至为了避免这些士兵去听鲁王,听除杨家之外的人的话,他们不教给士兵技艺,除了当兵,什么也不让他们做。
所以辽城没有种地的习惯,也没有人当商人。因为辽城的兵都会“做生意”,除了被杨家请来的商人之外,别的商人来了,都会被抢,人财两失。
这样的好处是,辽城的兵都被养“懒”了,他们只会一个求生之道,就是当兵,除了当兵之外,连祖辈都赖以求生的种地都成了“贱技”,或者说,他们认为种地,每年辛辛苦苦的种出来粮食,不但自己吃不饱,来一场大灾,或者商人来收粮,或者被附近城池的士兵抢走,是一件很蠢的事。
与其当个种地的笨蛋,不如去当抢人的士兵。
他们聚集在杨家周围,忠心不贰。
但坏处是当杨家没办法供应他们之后,他们就跑了。
杨家的頽势,就是从朝午王下令不再征兵,举兵役之后。
杨家再也没有理由从附近的城镇“征粮”了。不但没有理由征粮,附近的城镇还联合起来找辽城要“债”。以前给你的粮草,你说要如何如何,现在大王不打仗了,你是不是该还了?
杨家还不了,也不能还。可他们能跟附近的城镇打一次,能打一年吗?
杨父一开始是自己掏钱买粮,杨家的家底还是能支撑一阵子的。只要有钱,商人就来卖粮。只要有粮有钱,杨家就能留住士兵。
可杨家又有多少钱能支撑十几万人?就算只需要给正兵发钱,军奴只要吃饱……或者说有的吃就行了,但钱还是越来越少了。
如果杨家还能像以前那样去找别处“借粮”还好,或者像姜武那样去“做生意”。
但,姜姬猜,因为姜鲜到了辽城,杨父就不敢动兵马了。
所以杨父恨姜鲜。
如果他动兵马,他不知道在乐城的朝午王会不会以为他要替姜鲜抢回王位。
他也不知道蒋、赵、田三家会不会拿他开刀。
他只能枯守辽城,眼睁睁看着杨家一步步走向灭亡。
时移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