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实呢?
你吃雪糕可以边吃边走,而选择冷饮你只能待在这里把它吃完。
恰恰在这个时间点,有人来找你,又因为你吃冷饮而错过了与他的会面。有可能是小伙伴,有可能是有求于你的外人,又有可能是你心仪的姑娘。
在这短短几分钟之间,一个不经意的举措就有可能导致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错过了一个人就是错过了,不是错,而是过了。
选择是本书的主题,主角会在一个个不同的选项中做出选择,得到结果,有可能是苦,有可能是甜。主角会在承担了结果后从而成长。
第二个例子。魔兽中非常经典的案例——斯坦索姆屠杀。到现在还有人在争论到底该不该屠城。这里先不谈这些。
斯坦索姆屠杀会在未来有写,这里埋下一个伏笔。
在斯坦索姆,洛丹伦的人民吃下了带有瘟疫的粮食,会变成亡灵。阿尔萨斯王子来到了这里,面临一个选择,杀还是不杀?
不是所有的人民都吃了粮食,也不是吃了粮食都会变成亡灵。就算吃了粮食也不一定会马上变,说不定还有救,也有可能没救。
这个时候,在阿尔萨斯面前摆了两条路,各有一扇门关着。当他做出了选择以后,大门就会打开,另一扇大门就会关闭,它们通往不同的未来,生与死。
而结果也很明显,他选择了杀死自己的人民这一条路,不让人民变成亡灵。在这之前,阿尔萨斯也说出了这样的话。
“与其让他们变成亡灵,还不如让他们死在自己手里。”
阿尔萨斯是一个带有悲情的角色,一路上他都是恐惧魔王的木偶,在巫妖王写好的剧本上挣扎。斯坦索姆是阿尔萨斯一生的转折点,从阿尔萨斯选择踏入斯坦索姆的大门的时候,未来就已经注定了。
玛尔加尼斯嘲讽了阿尔萨斯,一步步将它引诱变成了那个弑父的死亡骑士,最后变成了孤独的巫妖王。
而在阿尔萨斯做出选择之后,阿尔萨斯的初恋女友吉安娜·普罗德摩尔(差一点成为本书女主角),阿尔萨斯的师傅乌瑟尔·光明使者也做出了选择。
吉安娜是温室里长大的娇花,在达拉然,在她的师傅安东尼达斯与麦迪文谈话的时候她面临了选择,偷听还是不偷听。她在最后选择了偷听谈话,去查看所谓的黑暗到底是什么。
在斯坦索姆,阿尔萨斯做出了屠城的选择以后,吉安娜面前也有两条路。第一,支持阿尔萨斯,与他一起屠城。第二,反对阿尔萨斯。
她最后选择了反对屠城那一条路,走一条与阿尔萨斯选择不同的路。她打开了反对的大门,无法忍受阿尔萨斯屠城离开了。这样的选择结果就导致了当吉安娜再次见到阿尔萨斯的时候,双方只是路人。
形同陌路,说一句话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