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摇头,诚实地告诉她:“没有,从过去到此刻,我都没想过,善儿呢?想过吗?”
卫善答不上来,她知道是秦昭当了皇帝的,那是上辈子事,这辈子时移事易,早已经跟上辈子不同,可她伸手去做的这些,却依旧是因为心里知道他有一天能入主紫宸殿。
卫善抬起头,眼睛盯着星辰:“我不知道。”不是没想过,而是不知道,走一步看一步。
七夕的烟火亮了一整夜,两人没论出什么来,第二日该办的事还是要办,卫善让人把这那班吴地女人送进京城去,一路走一路唱,总有唱到京城的一天。
初步办完了在晋地要办的事,卫善便只等着孩子降生,忙的时候不觉得怀着身子难受,闲下来反而不舒服了,心头日日反复想着林先生的话,找来了叶姨,问她道:“林先生是什么意思?”
叶凝笑了:“他的意思从来只有一个,何不争天下。”
卫善一时答不上来,帝位上是正元帝,若是往后换成承吉且还罢了,若是换了秦昰呢?
叶凝一双眼眸望着她:“三五年间确不至于到那一步,可等到三五年后再想这些就已经晚了,这话他问过卫王,卫王不愿,结果如何?”
卫善心头一凛,此时决断,面前站着的就是秦昱承吉承佑,甚至还会有秦昰秦晏,所有正元帝的血脉,和所有可能登上大位的人,卫善轻轻摇头:“还远远没到那一步。”
叶凝看着她,轻描淡写:“总会到那一步的,会比你想的,更快。”一面说一面笑,自觉这天下大半的乌鸦嘴,怕都是先知先觉的人,说中了人不愿意想,不愿意信的事,这才被人不喜。
卫善迟迟没不能定夺,她其实比秦昭更能想像,因为曾经见过;可她也比秦昭更难决断,因为复得不易。
还没等卫善想明白,中秋节之前,北狄散部再攻永宁县,欲在草黄粮尽之前,抢上一波牛羊盐浪,才刚建立的永宁卫把首战便把北狄打退。
北狄散部不过百来人,只当耕田收粮的都是百姓,谁知个个能战,将近秋收,每到此时,总有外族来抢粮抢羊,甲衣兵刃就摆田地陇头,村中锣声一响,人人披甲抵御,反抢下马匹来。
这事便当作军户首战捷报送进了京城,正元帝立时嘉赏,又让各地边所都按永宁卫军户为榜样,建立军户,跟着又派下一位御史,前往永宁,督察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