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云书一下会意过来,她抿了下嘴:“我现在这个处境,只能一步步来,慢慢想办法,他若是不能等,我也并不怪他。” 宋氏皱了下眉头,“云书……” “娘,你别担心,”谢云书握着母亲的手,“云书永远是您的儿子,除非娘过得好,否则云书是不会让出这个位置的。” 宋氏眼泪流的更凶,“世子那里,你跟他说说你的难处,娘看得出他是个好的,他会体谅你的。” “我已经同他说过了。” 谢云书微微一笑,“他说过他不介意,不管我做什么决定,他都会陪在我身边。” 宋氏睁大眼睛,“世子当真这么说?” 谢云书轻轻‘嗯’了一声,“娘如果不信,下次他来了,我让他自己来跟娘说。” “你这孩子!” 宋氏情绪稳定了许多,也放下心来,重新拿起筷子给儿子夹菜。 “你比娘有福气。” 早膳用完后,谢云书便出府了,这几日京城里人多,要是在这科举最后的关头出了点岔子,他们担待不起。 也就这两天,等到明天考完,学子会陆陆续续的归乡了。 深夜,谢云书从外面回来。 喜善将一封信递给了她。 “二少爷,这个是今儿那守门的阿成送来的。” 信封上没落名。 谢云书将信封拆了,取出信,一触到这上面熟悉的笔迹,她心里蓦地一松,抿着嘴笑了。 看完后,她心里有了一丝隐隐的期待。 会试第二日,天依旧是灰蒙蒙的,凛冽的寒风呜咽呼啸着。 贡院外面挤着黑压压的人,所有的眼睛都一动不动的盯着那座大院。 伴随着一声声锣鼓响起,守卫在大门口的士兵终于让开了道,学子们神色各异,鱼贯而出。 谢云书并没有去门口等,而是早早的去了八宝楼定了一个包间。 夜幕落下,华灯初上。 今儿街上冷清了许多,来来往往的人,行色好不匆忙。 谢云书站在窗口,每当有马车停在楼下之时,她都会定睛望去。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夜色渐渐的深了。 有熟悉的身影已经吃饱喝足走了出来,上了马车,在夜色中渐行渐远。 谢云书微微皱了下眉头,搓了搓冰凉的手,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此时,敲门声骤然响起。 她立刻来到门前,拉开了大门。 “沈……” 泽…… 谢云书呆呆的望着面前站着的小二,往他身后瞧了瞧。 “镇抚史,时辰不早了,可要上菜?” 谢云书四周看了看,也没看到熟悉的人影,不免得心里失望,抿了抿嘴:“我再等等。” 说完,她便一把关上了门。 沈泽这货今天到底在搞什么? 这个时辰了都还没有来。 难道他又被绊住了?是晋王派人看住他了? 谢云书越想越心里烦躁,过去一把关上窗户。 她在屋里来回踱步,等到心情渐渐平复下来,她又想到他其实也不容易,如果不是她女扮男装,他也不会被晋王误会是断袖了。 谢云书红唇抿了抿,又打开了窗,静静望着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