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给皇孙朱由校三兄弟授课的文官老师们,纷纷丢下三个三好小学生,要死要活的去给朱常洛上课,哪怕只能当一天老师,也算是和太子有了师生之谊。
原本小心翼翼的太子,突然变得炙手可热。
但是迫在眉睫的另一个问题是,因为辽东大败,导致太仓存银空了!
在国家缺钱之际,被誉为大明灭亡的罪魁祸首、大明寄生虫的藩王们却开始捐禄饷边。
捐最多的是模范唐王朱硕熿,一次捐了五千两、一次捐了三千五百两,共计捐银八千五百两!
晋王、福王、潞王、周王、秦王、华阳王、周藩各郡王及宗正、楚王各捐银三千两;
崇王、荆王各捐银二千两;
沈王、代王、鲁王、德王、赵王、襄王、韩王、庆王各捐银一千两!
加上其他小藩王的捐银,朝廷共得纹银五万余两。
时晕时醒的万历皇帝对藩王踊跃捐助非常高兴,下诏对捐款三千两以上的藩王遣官旌劳。
一生都在廉洁奉公、不贪不污的道德模范文官们最开始也不愿意捐银子,但见衮衮诸公每日嘲笑鄙夷的藩王也开始捐银,便坐不住了,最终让首辅代表百官捐款——大学士方从哲捐俸一年!
按照当时的俸禄标准,二品大员方从哲一年的俸禄是七百三十二石,折合成纹银大概三百六十六两……
勋贵们也不甘示弱,如英国公张惟贤等也加大捐款力度,具体数额——不详!
绝大部分高尚文官和勋贵对首辅方从哲和英国公张惟贤的捐款表示十分的满意。
对于大明文官武勋们的无耻,也有实在看不下去的文官,比如七品小官文华殿中书程梦晹输银二千两助边,南京太仆寺少卿吴炯捐银二万两饷边。
当然,程梦晹和吴炯年底考评被评为最差就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朱由楫也想捐银子,但是鉴于自己王爵都没有,一旦明目张胆的捐款将导致朱由校朱由检以及叔叔们尴尬,所以没敢明面声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