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我做警察的日子> 第一章 张济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张济民(3 / 3)

这位韩主席正是韩复渠,说起韩复渠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前任张宗昌,这也是一位很有特点的近现代枭雄级人物,绰号“狗肉将军”、“混世魔王”、“长腿将军”、“三不知将军”、“五毒大将军”、“张三多”等,奉系军阀头目之一。张宗昌曾残酷镇压青岛日商纱厂工人罢工,造成“青岛惨案”.1932年9月3日被山东省政府参议郑继成枪杀于津浦铁路济南车站。

张宗昌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被世人知道的仅仅俄罗斯姨太太就有五位,“俺这也是给俺们中国人长了脸面”。有名有份的姨太太二十三位,没名没份的则不可胜数。

张宗昌还是一位野文人,他留下的野诗也独具特色:《咏雪》“什么东西天上飞,东一堆来西一堆;莫非玉皇盖金殿,筛石灰呀筛石灰。”《笑刘邦》“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早已奶奶回沛县。”《俺也写个大风的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游泰山》“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这位张宗昌被韩复渠为主力的北伐军击溃了,开始了流浪生涯,后来终于被刺杀致死,他在当地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也是一位民族旧军阀,丝毫不惧于外族势力,其实近现代的那些军阀头子,不管是北洋三杰还是五虎,以及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人及小字辈的张宗昌、韩复渠等身上都有闪光点,作为旧军人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限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反对国民党和后来的先进党派也算正常,他们不反对就要和先进党派在一起或者被革命,这些人物没有一位投降异族的,都是铁铮铮的汉子。

张子阳来到这里还一脸懵逼,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自己做点什么必然会改变历史,如果自己不做什么,那位爷爷把自己弄来的目的是什么意思?这个世界和自己的世界究竟有什么关系?如果一不小心改变了历史,自己是否还会正常出生,将来是否还会击败那些异族?

一脑子的问号让张子阳沉默了,没考虑清楚前他打算先不做什么,免得真要改变了历史那可麻烦了。

“民子,咋沉默了,小东洋鬼子的大枪看着就让人流哈喇子,搞他们一把?”

几个小伙伴正堵住了一条河流叉子,弄了一个河草编织的网子网鱼,口子堵住了,只要在上游轰一下,被惊吓的杂鱼慌乱中向下游逃窜就会掉进网子里,一下午弄个几斤没有问题,几个人分分拿回家还能吃一顿,晚上他们约好了照节流鬼,就是点根木柴找要孵化的节流鬼,学名叫幼蝉,或者用脚板踢大树,那些成虫蝉知了在黑夜中受到惊吓就会向火把飞来。说话的是胆子大的李双龙,这小子比他们辈份小,十五岁,经常跟在他们屁股后面“叔、大大。”的叫着。

嘴巴上叫着可一点没有对叔的尊重,一起光屁股长大的,惹恼了闹红脸的时候打一架也正常。

“你快拉倒吧,那东洋鬼子每天吃的是肉,胳膊比俺们大腿还粗,人家手里的枪一枪下来可是能串糖葫芦的,老实呆着,屁股痒了就去凑。”

说归说,真要让他们去打东洋鬼子,二十多里路走下来还未等到那里就累趴下了,现在是1935年,华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还未完全公开化,附近的日本人势力也仅仅限于被称为东方瑞士之称的青岛,而齐中市虽被称为市但那时候还属于青岛管辖,只能称之为一个县城。

要让张子阳憋屈的活着也不可能,既然那位爷爷把自己送来也没有什么交代,张子阳打算本性的活着,华国在近现代一直扮演着被压迫被侵略的角色,率性的活着,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不必委屈自己。

1935年正是内战的一个小高潮,但齐中县城远离战场,远的很,张济民作为一位十六岁手无寸铁的少年根本无力做什么,离东洋鬼子入侵也不过两年多,也许在未来的东洋鬼子入侵战场上还可以做点什么,现在真要抢了“友邦”打了他们的人,不要说东洋鬼子,县太爷就先急眼了,县太爷手下可不止几杆汉阳造,下面是乡镇力量,乡镇下面是保,再下面是里,里下面是户,基本是十进制。这时候的齐中市还是一个县城,连一家机械厂都没有,只有一家面粉厂是用电力驱动的,东家是济南府的大资本家,火力发电厂使用煤炭作燃料,主要用来为县机关和县上有头有脸的人家照明用的,至于乡下只能用大豆油照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