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袁绍相争只会好了孙策,两家虽有结盟之形,却无结盟之实,是以,孙策才能肆无忌惮的跑到三韩去。
“孟德,你我二人也算至交,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孙策对他们而言,都不是可以轻易触犯的,大汉天下,若单论实力,孙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因此,曹操和袁绍只是和孙策小打小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相互之间还有牵制,想要和孙策争个高下,那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倘若不能一心一意为之,只能适得其反。
而纵观天下能和孙策一较长短的,又只有曹、袁两家,他们要是还不站出来和孙策争雄,天下迟早被其分而食之。
而两家如若联合,凭幽并冀兖四州,与孙策的青徐豫扬四州相抗衡,方才能有个三七之数,还是他们三,孙策七,剩下的两成在于孙策兵甲之利,民福归心,总之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分出胜负。
这是曹操的心思,他把荀攸给自己的建议做了升华,认为与其祸水东引,不如真正达成结盟,共同对付孙策。
但这一点遭到了荀攸的反对,袁绍是个什么品性,可以说是众人皆知,好大喜功又怕死,外宽内忌,这种人是不可能真正与其同舟共度的,必要时候第一个扔你下水的,就是他。
所以此刻听得曹操再度说起这事,荀攸只能暗自叹惜,他是真不希望袁绍答应下来。
“孟德所言也无不可,只是这济北…”
看吧,见小利而亡义的本色出来了。
“本初若喜欢,常住下去也无妨”
“哈哈,好!那咱们俩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许久未与孟德你交杯矣”
袁绍心里其实也还是有些犯嘀咕的,才和孙策说了互不滋事,这边又和曹操要联合起来打他,本意上,他是觉得好像有点丢脸面,但这提议是好的,就暂且听听看曹操打算怎么做吧。
不过这时,从洛阳传来一件震慑人心的消息,打乱了曹操和袁绍之前的部署,献帝驾崩,李世民被众朝臣推举为摄政王。
要说此事,还有陈宫的影子在其中。
早在三月的时候,陈宫就以孙策的名义前往汉廷觐见,最初也是被拒之门外的,不过在依从孙策的方法行事后,陈宫得到了李世民的召见,恰好时逢李世民被郭子仪打得喘不过气。
陈宫了解到后,提议让使他派使臣至关中,招募郭汜、李傕余党,赦其罪责,使其为爪牙,或可逼退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