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选的Morgan奖人选基本上都是大三大四的, 甚少有大二的,大一的更少,因为大一上学期基本上是适应,到了下半年的三月份就开始了整个流程,很难做出什么成果来。
而整个入选的唯一标准是——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并且在数学上表现出了非凡才能以及已经做出了卓越成绩。
而这个成绩是拿论文来衡量的,可以说整个数学界也都是拿论文来衡量实力的。当然了, 这是对普通数学家和初出茅庐的新人来说,像是格罗滕迪克,杨振宁还有解决了庞加莱猜想的天才俄罗斯数学家,解决了费马大定理的怀尔斯,他们的江湖地位已经有了,他们几年内不发表论文也不会动摇他们的地位。
而姑且不说洛叶为了申请大学而发表的两篇论文, 只论这前后脚发表的两篇论文, 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本科生的水平, 就是研究生都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论文, 还横跨了两个分支。
他们能发现还是一个教授在观看期刊的时候看到扭结猜想被解决惊愕了下, 下意识的想看看到底是谁解决的, 看到居然是普林斯顿的, 疑惑的询问,今年普林斯顿又聘请了一位新的教授吗?
对方疑惑的道, “没有听说过啊。”
拐弯抹角的问到了萨纳克教授那, 萨纳克教授听到就一愣, 洛叶, 他熟啊,他可以说整个数院最熟悉她的教授了,接过来论文一看,看到了一半就露出了笑容。
而恰好德利涅教授也看了那本期刊。
他们两人之前就表露过对洛叶的欣赏,现在自然也不会吝啬于自己的支持,况且洛叶比他想的还要优秀许多。
其他教授还不太熟悉洛叶,可是格里菲斯透露出来的意思,已经让他们知道洛叶是何等的天才了,这个天才现在还属于普林斯顿,有比这更好的事吗?
没有人会特意去看一个数学界新人的资料,洛叶这两篇论文对一个大学生来说确实惊艳,却达不到让他们震惊的地步,可是数学圈就这么大,会议散了之后,洛叶以十八岁的年龄发表了四篇高质量论文的消息迅速的传遍了半个数学圈。
洛叶之前真的是默默无闻,在美国数学圈子属于个小透明,可是在众位大佬的支持下,让现在的诸多数学界大佬都听到了她的名字,而在大学的数学系的这个圈子内,洛叶成了他们最近谈论的重点。
尤其是有心竞争Morgan奖的人,这简直是凭空掉下来了一个劲敌,倒抽了一口冷气也不为过,听到消息就迅速的去拜读这两篇论文。
斯坦福大学。
亚历山大带着些思索看着眼前的论文,他的同学看着他,不由的同情道,“你又在看这两篇论文了吗?”
安慰他道,“普林斯顿确实厉害,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今年会有这么强劲的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