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剑品注> 第一回 浩气长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回 浩气长存(4 / 6)

二十四日,刘良佐部前锋逼近江阴城外,劝降无效,便四处捕杀城外百姓,包围孤城,断绝江阴外援。七月初一起对城内放炮,开始攻城。

说到这里,顾三麻子连饮三杯,眼光忽显激动,大声道:“当时江阴势危,兵少难当。陈明遇自知不谙武略,于是请前典史阎应元主持全城军务。”

林之骥听了,不由得赞道:“陈公好眼光,果然识人!阎公原是崇祯辛巳年的江阴典史。在任内既平定盐盗,又平服匪乱,江阴得以平安。而且阎公善能用兵,当年曾率兵与海寇……”说到这里,自觉失言,登时瞟了顾三麻子一眼,不知他是否着恼。

顾三麻子哈哈一笑,又尽一杯,笑道:“不用讳言!不用讳言!我顾三这一生最佩服的几个人,阎公就是其中一个!当日老子带百艘战船来到黄田港,本来想要大大的发趟财,掳他几个土豪恶霸。谁知阎公带兵前来,连发三箭,我身旁三人应弦而倒。阎公说道:‘我瞧你也是条好汉子,因此这几箭不射你!但我为保一方百姓平安,又不能不与你交战,你还是快退兵吧!’”

林之骥听他说起与阎应元当年交锋的事,面上并无不豫之色,这才知道他确实对阎应元颇有敬意。

顾三麻子道:“当时我见阎公武艺超群,更难得是有爱民之心,朝廷的官,有几个能像阎大人那样的?何况老子得阎公赏识,当真知音难求,也不能不卖他一个面子,于是当即退兵。”

林之骥听了,连连点头。

顾三麻子又接着道:“阎公答应了陈明遇,率江阴县祝塘乡少年六百人入城,守御江阴城。随后招慕义兵四万余人。由武举人王公略守东门,汪把总守南门,陈明遇守西门,阎公自任守北门。俗话说军中不可一日无粮,人马未到,粮草先行,于是又让训导冯厚敦征募财物,得钱财粮米无数,以为守城之用。”

林之骥听顾三麻子说故事如说评书,颇是带劲,不觉含笑倾听。

顾三麻子一面喝酒,一面口沫横飞,继续说道:“清军先来攻打北门,城上矢石如雨,嘿嘿,射得清兵个个变刺猬!刘良佐这个大汉奸,见屡攻不克,便下令所部九名悍将,亲自率队,驾起云梯,令士兵蚁附登城。这九将跟刘贼平日以兄弟相称,都是心腹爱将,此番让他们出战,显然是不惜血本,也要拿下城池!”

说到这里,顾三麻子满面红光,颇是激动,语速也快了起来:“阎公与陈明遇数人,亲自登城为战。于是城上士气大振,人人奋勇杀敌。刘良佐部下九将中,一将身中三箭,一将被斩去头颅,又有一将堕城而死,火箭又射中几将,于是所谓九将,五死四伤,只得狼狈退兵。”

林之骥听了,忍不住自饮一杯,赞叹道:“精彩,精彩,唉,可惜我不能与诸公一同杀贼!”

顾三麻子看了林之骥一眼,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有林知县这句话,在下也该敬你一杯。以前我小看读书人,以为都无大用。可这次江阴之战,许多读书士子,却尽都持刀上城,英勇杀敌,竟没一人畏缩,真是大长天下读书人的志气!”

林知县听了,热泪盈眶,甚是感动。

顾三麻子接着说道:“刘良佐那个大汉奸大怒之下,次日尽起步军三万,分兵十处攻城,传下军令,如有退者立斩。城外放炮呐喊,一时间炮声震天。一员满清大将身披三层铠甲,手舞双刀,沿云梯而上。城上众军以枪攒刺其身,谁知甲厚,竟是刀枪不入。忽有人高喊:‘砍他的脸!’一人以钩镰枪刺去,被那清将军闪过,谁知那人回枪一钩,却钩破其喉,登时毙命。众人割下他首级,却将贼虏身子踢下城去。清军抢尸而回。此役清军伤亡千余人,又无功而返。刘良佐向城上索要清将首级,阎应元命人以蒲叶包裹一黄狗头掷还之,却将清将首级悬于城上。”

林之骥哈哈一笑,说道:“清将的头,果然是狗头,阎公所为,真是大快人心,当浮一大白!”又饮一杯,已有四五分醉意。

顾三麻子哈哈大笑,举杯与林之骥共饮,昔日的一官一盗,今日却相对而坐,把酒论英雄,豪气干云,颇有莫逆之感。

顾三麻子一边喝酒,一边又接着把江阴战事约略说了一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