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太婆是京城里大家闺秀出身,开始时不会说乾州县的方言,唐爷爷与唐二爷自然学会了一口标准的官话。等到唐三爷这里的时候,家里人都会说方言了,因着前两个儿子的一些关系,就没怎么教唐三爷说官话,受环境影响,他虽会说却说的没有唐爷爷好。
“无事,无事。”县令笑着道,唐爷爷连忙请人进屋,大家也都高兴了起来,有胆子的都跟着进了唐家。
家里的气氛极为的热闹,等场面话恭喜话都说过一遍,熟悉了之后,应县令也要走了,走的时候,望了眼堂屋里的人一眼,想着支走满屋的人太明显,他就说想如厕。
唐爷爷连忙告诉了地方,应县令却叫他带着自己去,唐爷爷也就去了。
家里后院并没有人,到了后院里,应县令就站住了,对着唐爷爷说:“我可说府尊大人关心过你们家可不是托词,他是写过信让我照顾你们家的。如今你们唐家有男丁还在龙涎河那边服役吧?”
唐爷爷连连点头,心里却想着糟了。这是要免了唐家人服役吗?一般服役可以拿钱抵,这两年不行,县令就算应了,怕是会要钱吧,可他并没有预料到这件事,中间使眼色给三弟让准备的钱也只是喜钱而已。
“过两天就让他们回来。”就县令笑着说,制度是制度,人情是人情,这种小事,也能做得了主,被查出来也无什大事。
马上天就要热了起来,到时候服役之人的伤亡就会多一些,能不去自然是好事,唐爷爷听了后高兴的笑开了,望着县令连忙道谢。
他看应县令也没有要钱的意思,连忙自觉的掏出了袖子里的简单荷包递过去。
应县令没想过要钱,不过看唐家人这样上道还是很高兴,推辞了,唐爷爷见他是真心不要,就说是喜钱,不多,让收,应县令也没要。
谈完了话,应县令本来是要走的,他想如厕的话不过是个借口,不过看到茅厕,却有些想上了。
想着路上还有一段时间,只能忍着去上农家里脏乱的茅厕了。
没想到,唐家的茅厕却很是干净整洁。
等送了县令离开,村子里的人一窝蜂的涌进了唐家的院子里,年老年少的男男女女围成了一团,七嘴八舌的询问着详细的事。
今天刚跟唐三婶骂街的刘氏讨好的望着唐三婶,见他偏过头不理自己,就转头去了柴氏那里,笑道:“婶你可真是好福气,这个孙子可是给你把面子挣大了。”
村子里的妇女都应和着,羡慕又妒嫉,眼红无比。
好事成双,吃午饭的时候,第二家来人了,是唐瑾的小舅舅第二毅,他来送信了。
一进门见到家里才吃完饭,有些意外,笑着对唐爷爷开玩笑:“你家怎么才吃?等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