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2006年的维塔数码了。
这个价钱彼得·杰克逊他们可是真敢喊出来!
十几年过去,彼得·杰克逊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创建维塔数码的时候那点理想主义的想法也早就磨灭了。
不过这才是好莱坞的常态,单纯的梦想家是不可能在这个名利场中生存下来的。
“7亿美元,彼得·杰克逊倒是真敢叫价格。说说你们分析出来的实际价格吧!”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乔含章十分的随意。
以一个葛大爷瘫的造型瘫在老板椅上,不紧不慢地问道。
“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维塔数码之前的实际价值应该在12亿美元左右。最近因为《金刚》的亏损可能还要再降低一点,11亿美元应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估值。”
“那就跟他们谈,看看13亿美元能不能拿下整个维塔数码。”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彼得·杰克逊能喊出20亿美元的天价,乔含章喊出13亿美元已经是比较厚道了。
比估值多出来的2亿美元,就当是给他们的溢价了。
单单只是成为维塔数码的大股东,根本不是乔含章想要的。
到时候,很多有培训学校的计划也不好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