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问题的角度跟方明湘不同,喜欢问个为什么?
需求量排进前五的产品,只选中了一样,这肯定不正常。
他当然明白,任何产品生产时,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利润问题能解决,那他肯定赞成生产这件产品。
“应该各种因素都有吧!”章星洲回答道。“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加工过,所以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如果准备生产这些电子产品,那必须刻模具,并试产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精确的数据。
“那就去生产厂家看一看。”方明湘觉得谢国兴说得有理,决定派人做个实地调查,再来决定生产哪几样产品。“你们查一查哪些厂家在生产,我想办法让人进去实地看一看。”
至于请谁去,肯定是厂家当地的机关人员,找借口去参观。
这样做虽然有些过份,不过在商言商,不算太恶劣。
下午郑建树就打来电话,说了几个大型的生产厂家。
方明湘请叶星达想办法,去这几个厂收集需要的信息。
“师傅,这件事根本不用这么麻烦。”叶星达一听,忍不住提醒道。“电力公司的工程师,最清楚这些事,我直接让浙省电力局的总工程师,回答你好了。”
说得夸张一点,电力局的人会不知道哪些配件最赚钱?
只不过最赚钱的产品,往往被电力局的头头们瓜分掉罢了。
像那些利润高,用途广的产品,生产厂家往往是关系户,要么是头头们的亲戚开的工厂,要么是头头们在那边有回扣拿。
所谓靠山吃山,就是这个道理。
否则明明老百姓都能低价采购到的产品,为什么有关部门要高价采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