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禹的军队正虎视眈眈的监视着长安,烟儿找到了他,并且和他商量了一番,二人一拍即合,都觉得现在是攻打长安的最佳时机,于是邓禹二话没说就举兵出发了。
汉军士饱马腾,粮草充足,人力充沛。而赤眉军久困长安城中,粮草稀缺,士兵个个饿的面黄肌瘦,气力全无。这样的差距悬殊之下,毫无悬念的,汉军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长安城。
赤眉军死的死逃的逃,邓禹带着几万大军进驻长安。邓禹也因此受到士兵的拥簇和爱戴,更是意气风发。
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刘秀的耳朵里。
刘秀一听说,大喜道:“快!给朕修书一封,送到长安!邓禹真是年轻有为,是个难得的将才,等他回来了,朕要好好的奖赏他!”
邓禹十三岁时,就能够熟读诗经,读来朗朗上口。他在长安从师学习,遇见了游学京师的刘秀。虽然那时候的邓禹年纪尚小,却在见到刘秀的时候就觉得他一定不是一般人,所有邓禹很愿意亲近刘秀,俩人的关系也还不错。相处了数年之后,邓禹便回了家乡,和刘秀分开了。
后来汉兵崛起,更始帝刘玄即位,很多的英雄豪杰在刘玄面前举荐邓禹,又劝说邓禹归附刘玄,为汉室效力。但是邓禹始终不愿意,于是就一直拖着。
直到后来发生了变故,刘秀平定河北,邓禹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驱马北渡黄河,一直追刘秀,直至到了邺县的时候,才追上了刘秀。从那以后他就一直跟着刘秀征战沙场,骁勇无比。
刘秀在邺县看到邓禹前来寻自己,高兴的不得了。昔日的友情,他一人久久不能忘却。
“如今我有封拜官吏之能,贤弟远道而来,是不是想做官呢?”
这是刘秀第一句对邓禹说的话,如果邓禹说是,刘秀一定马上就会封他做官的。
可是,邓禹的回答超乎刘秀的想象。
邓禹想都没想,就回答道:“我跋山涉水前来投奔于你,却并不是想要做官。”
刘秀大惊,追问道:“你既不是为了做官而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我得为明公效尺寸之力,好垂功名于史册呀!”
邓禹凑到刘秀的耳边,轻声说完后,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