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首席机甲师第一卷厨子机师第六百三十三章双雄对决通过外骨骼机甲,加强机甲师的操纵能力。
这个概念其实在泛域式机甲刚推出没多久,便被多国科学家和军方部门列入了研究方向。
只可惜,外骨骼机甲太过于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驾驶舱的设置,使得机甲内部构成不协调而被放弃。
之后,也有人提出了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来改造机甲的驾驶舱以及操纵方式。
大概的理念,便是将驾驶舱改造成只拥有一个外骨骼机甲的样子,让人在里头,控制外骨骼机甲。
而后通过反馈系统,将外骨骼机甲的反馈传输至机甲上,完成控制工作。
只不过,这个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
人类之所以能够控制自己完美的行走和运动,主要是通过控制自身的六七百块肌肉,以及骨骼的支撑、神经的反应来实现的。
要让人类操纵外骨骼机甲从而控制大型机甲,这里有两个难点。
第一是外骨骼机甲必须能够成功感应到人类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骼和每一条神经,在运动期间的反应电弧。
对于现有的科技来说,这无异于天荒夜谈。
第二便是,大型机甲必须要完全仿造人类进行建设。
不能错过哪怕每一个细节。
同样的,对于现有的科技来说,这就是天荒夜谈。
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人类最终放弃了仿生机甲的建设,采用了缘故的操纵系统。
这样,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完成大部分的细微操作,保持机甲的稳定性。
就这样,用外骨骼机甲加强机甲操纵的计划停止了。
可是当摩根博士发明了这款紧身的新型外骨骼机甲后,这一切又不一样了。
依托凝聚洛氏粒子的技术,外骨骼机甲的功能问题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解决。
这样,就能够取消大部分存放电池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