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自己在这个时候站好队伍,毫无保留地支持这些有可能成为神选三席的国家,那么自己以后在教廷之中,不说成为大主教,也能够成为排名靠前的红衣主教。
直到这时,莱因哈特才明白当初鲁道夫教自己的那句话,当利益超过百分之三百时,人类可以抛弃自己内心所有的信仰,成为一匹嗜血的野兽。
这场被史书记载为双王之争的战争,也成为了大陆联盟走向分裂和黑暗的标志性事件。
现在,莱因哈特也无比怀念鲁道夫。
“大主教阁下,您究竟在哪?”
......
大陆联盟的内战如同一个小模型,投影出了整个第四次远洋战争。
在帝国和联邦的裹挟之下,无数之前游离于三大政体之外的国家和特区都纷纷加入了这场大规模的战斗之中。
因此,除了正面战场上双方军人的拼搏,外交上,也是剑拔弩张。
大洋联邦内部,总统和议长安德鲁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优势,纷纷主持着各处的外交谈判,以期获取更多的利益。
乔氏帝国内部也是不轻松。
已经出任监察院长的大皇子乔万也被皇帝陛下要求回到外交岗位上,配合新任的外长八皇子乔新一起,联合内阁外交府与各国进行周旋。
内阁首辅张怀成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要负责整场战役的后勤供给外,还得协助负责外交事宜。
更重要的是,他更要负责国内的经济不会因为战争而崩溃。
与大洋联邦供大于求,越打仗越富有不同。
帝国的经济在这些年才在实体经济的支持下,刚刚有了抬头的趋势,国内的供给基本处于平衡。
一旦开战,全国上下全力投入军事生产之中,短时间看或许还没有什么。如果战争的时间太久,或者是战后的修复工程开始,经济上的隐疾将会在一瞬间爆发出来。
那时候,已经过上好日子的帝国人民必定是最先感受到经济下滑的人们,对于帝国的稳定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
回顾以往,第二次远洋战争就差点把帝国拉入经济发展退步的泥潭之中,要不是有汪清峰倾尽所有支持帝国,也就没有帝国后续的二次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