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极为奇怪而又有趣的现象,上万名秦军步兵形成了一个口袋阵一般的奇怪阵型,亚历山大和他的部将门,明知将陷入不利的位置,却仍然蛮冲硬撞,杀将进去。
而本来已经形成三面包围的秦国兵士,只是驻足高喊助威,任凭吼声震天,却不上前助战,披挂石甲的弩手竟然退去机弩之上的箭,以示不插手之意。
恍然之间托勒密似乎看到了西周王朝之“礼乐”在此短暂的复兴。
中记载的春秋早期的战争情景似乎昨日重现。
大量的现代人对“邲之战”中楚军追击逃跑而掉进陷坑的晋国战车,教他们如何驶出陷坑和修理战车,一切停当之后,晋人再逃、楚人再追的故事哈哈大笑的时候,却未能深刻思索其中的道理。
正所谓:“存在及真理”。
周武王分封八百诸侯,不是宗亲便是曾经伐纣征途上并肩作战的挚友,正所谓“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虽然后来周室衰微,引出了诸侯纷争却也算是一家之亲戚的内部矛盾,只是争权图霸而已,并无赶尽杀绝的必要,打不过就逃,认下力量更为强大的作为家里说了算的那个就行可以了。
而自宋襄公悲惨的教训之后,诸位王侯才逐渐接受“兵者,诡道也。”的战争思想。
于战之中,始痛下杀手。
鬼谷子聚古今兵法之大成,不会不懂得时代变迁,思想哲学亦沧海桑田的道理,今日在最终一战之中,复刻周礼下的“公平”战争,恐怕不仅仅是为了周正周王室同宗、同族,九州共天下一家的思想一致对抗外族入侵的名号,恐怕最大的前提之下,他已经认为这场战争的已经稳操胜券,这样的选择不过是给这战争留下更加壮观和荣耀的历史记忆罢了!
从这种角度看来,亚历山大确实应该承认自己的已经落败了!
无论如何他的东征已经无法继续。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历来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君王,又有谁能够改变的他的执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