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秦国士兵只有少量损失。
但是波斯战车之上的卷镰弯刀给秦国战车造成了一定麻烦,在超近距离上,锋利的弯刀能够有效地杀伤马匹的腹部,越有七八辆战车的马匹直接飙血当场,巨大部分战车被强大的惯性和拖拽力直接掀翻在地,仅有少数相对低速的战车,驭手快速丢掉相应的辔绳,砍断了伤马橛和勒,才使得战车能够不至于倾覆。
第一轮交锋结束,双方都开始调转马头,重新进行第二个回合的较量。
毕竟秦军与亚历山大的攻击方向都不在这里,光凭借战车无论取得了多么大的战果,显然都是不能够站稳阵地的,只有依靠重步兵才能稳固既得的土地。
所有的观察者,甚至是包扩对面相距不远的秦军侦查军官都能清醒地判断,真正决定会战胜负的是亚历山大的右翼和司马错的左翼。
此时的亚历山大已经戴稳了自己的黄金头盔,耀眼的白色胸甲反射着灼灼日光,万分刺眼,而猩红色的盔缨像是一面旗帜,纯黑色的布西发拉斯照例奋蹄在伙伴骑兵集群的最尖端!
紧随其后的是特萨利重骑兵以及波斯、埃及的骑射手,这一超大的骑兵大军将决定双方大军的生死。
亚历山大一马当先,首先冲入秦军的骑兵部队,一柄长矛立即挑落了两名先后而至的骑手,帝国首席武官阿瑞缇斯紧随其后,他高超的矛术堪称整个人类之冠,手执长戈的秦军骑兵亦不能够与其正面对抗。
更加可怕的是他作为亚历山大的副手,就像是执行空中格斗的主战斗机的僚机一般,紧紧跟随皇帝身边,他的坐骑之上携带了十二支以上的长矛。
每当亚历山大投掷出自己的长矛,亦或是深陷在对手的身体之内“不能自拔”的时候,只需要轻轻将手伸向身体一侧,阿瑞缇斯会立即递给他一支新的长矛。
秦国的黑色骑兵洪流很快与亚历山大的骑兵部队撞击在一起,双方同时失去了机动能力,由于正面战场之上战象与重步兵的焦灼战挤占了宽阔的空间,使得骑兵不得不拥挤在相对狭窄的地面之上,一瞬之间形成与步兵阵角力相似的模式。
身着铠甲的亚历山大部队在身着石甲和棉甲的秦国骑兵上讨到了便宜,一些被惯性完全控制的前排战士甚至被巨大的冲力连人带马挤成了肉饼。
看到这里托勒密不禁头皮酸痛。
如果他身在其中必然会听到骨骼断裂的声音,以及来不及及时死去的士兵的哀嚎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