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宁可不要黔中郡,也要杀了张仪。”楚王勃然大怒,拂袖而去。
  熊彪道:“张仪万万杀不得。杀一个张仪,失去一个黔中郡。这太不值得了。”
  昭雎也道:“丹阳我们死去了八万将士,蓝田也折损了数万将士。因张仪一人,我们损失惨重。王上要给死去的将士交代,给自己交代,就必须杀张仪。”
  昭鼠叹道:“王上杀了张仪,我们再次和秦国开战。不知又有多少大楚男儿,葬他乡。”
  景翠道:“打就打。楚国不怕秦国。秦国狡诈多变,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教训。”
  唐昧道:“我们杀了张仪,秦国也会失去一个人才。即便开战,没有张仪之辈,大楚男儿何惧秦国。”
  靳尚道:“杀不杀张仪,事关国体,也关系到王上的脸面。”
  熊彪道:“难道就因为他一人的脸面,就要我们成千上万的将士为他去送死。”
  昭雎道:“秦国已经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西戎小国。”
  靳尚见昭阳脸色平静,问道:“令尹,我们该怎么办。”
  “王上正在气头上,我们在这里争吵又有什么用。”昭阳对着不曾发一语地陈轸问道:“先生,有何见解。张仪该不该杀。”
  陈轸道:“若以大局出发,张仪不可杀。若以个人而论,张仪该杀。”
  昭阳道:“何为该杀,何为不该杀。”
  “张仪欺骗楚国,楚国也因为他阵亡十几万将士。张仪该杀。”陈轸缓了缓语气,“但张仪是秦国国相。杀了张仪,秦国必会以此为借口,出兵攻打楚国。巴蜀一带的秦军,也会攻打黔中郡。韩魏两国见有利可图,也会加入秦国的军事行动。越国不甘心上次被我们击败之耻辱,也会倒戈秦国。如此,秦韩魏越及秦国管制下的巴蜀苴地区,再次结盟。天下局势,骤然对楚国不利。”
  昭阳品味这番话,问道:“我们可以联合齐国,应对天下诸侯。”
  陈轸道:“上次齐国之所以会帮楚国。一则是为了让楚国牵制中原诸侯,以达到削弱双方的实力。其次,齐国是为了加快吞并燕国的节奏。然而,公子职回燕复国,齐军撤回本土。齐国所得之地,尽归燕。濮上之战,秦国惨败。齐王见中原诸侯皆在攻楚,为了重塑东方强国的地位,也会加入秦国,瓜分楚国之地,以壮大实力。到那时,楚国应对的不是秦国,而是天下诸侯。如此,第三次中原大战即将来临。诸位大臣、将军,你们觉得张仪该不该杀。”
  熊彪道:“因张仪一人,引发大战,反而成就了竖子之名。”
  昭雎道:“上次大战,楚国国力大损,战火的余波并未散尽。如果再次发动战争,对我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