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侯甍,赵肃候继位。公子范、公子桀犯上作乱被诛,而他能够躲过一劫,不被牵连。公子成历经赵成侯、赵肃侯两代雄主,屹立不倒,自然是懂得为君之道。君上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要反复琢磨。赵雍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藏的意思太多。公子成面对宫中负责多变的局势,很快悟出了一个理,他是不能成为国相的。
  “君上,臣的资质浅薄,不足以堪当大任。”公子成拜道:“臣,推举一人。”
  赵雍问道:“叔父打算将何人推举给我。”
  公子成从容不迫地答道:“大司马肥义。”
  “阳文君临走前也向寡人推举大司马。今日,叔父也向寡人举荐大司马。大司马能够同时得到两位的赏识、推荐,必有过人之处。”赵雍叹道:“叔父不愿意为相,寡人便依了叔父之言,以大司马为相。”
  公子成闻言,恍然明白,原来君上心目中早已经有了人选。君上说这些话除了试探自己和诸臣的态度,就是为了让肥义为相做铺垫。公子成瞥了一眼君上,猛然发现,眼前这个人,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年少气盛之人。
  赵君不以公子成为相,也不以宗室人为相。然而,却选择以肥义为相。赵雍此言一出,不仅众人感到瞠口结舌,就连肥义本人也感到极度意外。以至于赵雍开口很久,肥义没有做任何答复。赵雍耐着性子听大臣之语,随后看了一眼肥义。令赵雍感到惊讶的是,他不曾从肥义那张脸上看出半点喜色。寻常人听到这个消息,怎么也会露出激动之情,叩谢君上恩德。肥义此刻的表情就像是在考虑是否应该接受相邦之位。
  肥义不是宗室之人,亦非是华夏之人。相反,肥义身上留有戎狄的血脉。赵雍以他为相,不仅是因为赵豹、公子成二人的推举。更是因为,他想让赵地的戎狄和华夏不分你我,融为一体。赵雍冒着风险以肥义为相,而肥义的表情令他有些失望。顿时,赵雍心中不悦,问道:“肥义,你怕受苦吗?”
  “臣…不怕。”
  “寡人看你就是怕受苦。”赵雍盯着他的双眼,“你怕担任相邦之后,寡人将所有的政务交给你。”
  “臣不敢言苦。”肥义拱手拜了三拜,“君上以为臣相。如此殊荣,臣倍感惊讶。只是…”
  赵雍见他欲言又止,质问道:“只是什么。”
  肥义答道:“臣担任相邦,怕辜负了君上的期望。”
  赵雍大笑道:“肥义,你若怕辜负寡人,就做出对得起寡人之事,为寡人分忧。”
  肥义迟疑了一下,稳了稳心神,沉声道:“臣愿为君上分忧。今后必当恪尽职守,做好相邦的本分,不辜负国家,不负君上。”
  赵雍以拥有戎狄背景,身上流淌着胡人血液肥义为相。鼻子敏锐地大臣,似乎闻到了赵国朝局将会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当然,肥义也清楚认识到了这一点。无论,赵国的路会多难走,他也会一路走下去,哪怕要付出他的生命,他也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