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义,以自家性命做担保,认为刺客绝不会是赵寅的旧部所为。赵雍思之,也觉得肥义之言,合情在理。赵寅一事,已经成为过去。赵君对赵寅旧部的恩德、教化,也稳定了朝局。既然刺客,不是赵寅旧部所为,那他们是谁派的。
  屠彝,见众人不语,问出心中的疑惑,道:“君上此次遇刺,何人受益最大,那他就是这次事件的主谋。”
  “除了大司寇,还能有谁。”穆涧不加思考,脱口而出。
  “不会的。”赵雍抬头,目视着众人,语调充满力量,道:“刺客,不可能是叔父派来的。”
  “怎么不可能。”穆涧,见君上顺着公子成说话,心中颇为不高兴,“君上遇刺,最大的受益者,除了他,还能有谁。”
  肥义,琢磨片刻,拱手道:“臣,附和君上的想法。刺客,不会是大司寇派来的。”
  穆涧,问道:“大司马,你说话可有证据。”
  “这就是设计者的巧妙之处。他精心策划,布置了一个局。”肥义,顿了顿,继续说道:“君上遇刺,表面上看去,得益最明显的,的确是大司寇没错。但,得益最大的,不是大司寇。而是,诸侯列国。”
  “诸侯列国。”公孙璞,质疑道:“大司马,你越说,我越糊涂。君上遇刺,与诸侯国有何关系。”
  肥义,整顿言辞,道:“君上遇刺,为了主君之位,必将引发大乱。诸位试想一下,谁,最想看到赵国陷入内乱。”
  庞武,朗声道:“当然是诸侯国。赵国一乱,诸侯国便有机可乘。”
  “设计者制造乱局,其目的正是如此。为的就是,让我们陷入内斗。”肥义,道:“大司马身份高贵、地位显赫,他是不会用这么卑劣的手段。君上,我们可不能上当。”
  赵雍,冷笑道:“寡人虽愚钝,但也不会让他们的奸计得逞。”
  庞武,目视着肥义的眼睛,道:“刺客会是谁派的。”
  肥义,颇为伤脑筋,道:“敌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他们藏得太深,短时间内恐怕不会露出端倪。我们也无从得知,更无从下手。”
  公孙璞仰着头,眼珠四下转动,问道:“我们有没有办法,将暗处的敌人引出来。然后,给他们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