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望族见君上如此说了,也不能说不去。只好,跟在君上的后面,一同前往。
  肥义、李兑、庞武及公孙璞见君上降临,连忙起身拱手行礼。
  “各位,请坐。”赵雍,端坐在主位上,招了招手,对着诸位大臣,道:“几位,面见寡人,不知有何要事。”
  李兑、庞武、公孙璞等人朝着肥义看去,示意让他说。
  肥义,抬头目视着君上,声音稳重道:“君上,你打算如何处置赵寅一事。”
  赵雍沉默少许,反问道:“大司马,寡人应该如何处置。”
  “赵寅谋逆自戕,乃罪有应得。”肥义,有意停顿一下,观察君上的神色,续道:“但,朝中大臣,有很多人是被胁迫,所以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请君上开恩,不要株连,饶了他们。”
  赵雍,环视众人,道:“你们也是这个意思。”
  众人,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肥义的说法。
  赵雍,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肥义,道:“君上,杀人容易。但杀人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寡人,以此为契机,整顿吏治,肃清官场灰暗之风。如此,寡人便可,行新政、移民戍边。倘若,上天垂帘寡人,只要十年时间,寡人便可塑造一个美政。”赵雍,抑制不住的心中的激情,双眸之中,透露出殷殷期望,“若是多几位上大夫之流,主持新政。他们,定会还寡人一片朗朗乾坤。”
  “君上有宏图大志,臣,倍感欣慰。”肥义,脸色一变,换了一种语气,顿首道:“君上,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赵雍,点了点头,道:“但说无妨。”
  肥义,吸了一口气,整理好措辞道:“赵国宗室者众,不同诸侯他国。宗室之间,沟壑渠深,来往亲密。赵寅地位显赫,身份尊贵。他们若不随波逐流,何以位立高庙,何以明哲保身。君上,若处罚他们,必会牵连甚广,弄得人人自危。倘若不慎,引发新的变故,便会导致朝政不稳。一旦,乱了国政,动摇国家根基。君上的美政,岂非空谈。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大局。”
  赵雍,盯着他的眼睛,道:“你为什么,没有随波逐流。”
  “臣生性愚钝,坚守心中的真理。不懂随波逐流,亦不愿同流合污。世人皆浊,唯独其清。若为登上高位,违背初心。这样的官,不要也罢。”肥义,皱着眉头,续道:“如若仕途不顺,邯郸容不下我。大不了,我回到代地,放牧打猎,了我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