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姿愤怒的眼神往殿内看去。大臣埋首,战战兢兢,不敢与之对视。中山国以儒学治国,又结合道家理念,推行‘无为而治’。中山国重文人,轻武士,毁军队,废法律。本以为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山国,进而得到中原诸侯的认可。却没曾想到中山国朝政混乱,国势大衰。中山王姿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中山王姿怎么也没想到当年威风赫赫,击燕、赵,御齐国。与中原诸侯共行王道,以争天下的中山国,怎么会如此窘境。如今的中山国,没有一个朋友,内外交困。中山王姿将目光盯着司马喜,他也认为此人才是中山国国势衰弱的罪魁祸首。
中山王姿冷声道:“司马喜误国,寡人废除你的相国之位。”
司马喜没有争取,平静地俯首在地面上,不发一语。
中山王姿见司马喜反应太过平静,既看不到对方那张埋首在地面上的表情。同时,也猜不透对方是什么心思。按道理说,司马喜被废除相国之位,对方应该力争到底才对。直到现在,中山王姿才发现自己对眼前这个人一点对不了解。
公子尚见殿中无人挺身而出,请命道:“王上,臣愿往。”
公子尚是中山衅王的次子,也是中山王姿同父同母的弟弟。公子尚时常与贤达人士结交,爱贤之名也在中山国广泛传播。国内的百姓也十分拥戴公子尚。中山王姿若不是嫡长子,这个王位,也就轮不到他坐。中山王姿见公子尚主动请命,也对自己这个弟弟起了猜忌之心。中山王姿第一反应不是这个弟弟是否有能力击败赵军,而是担心这个弟弟立下战功,就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公子尚不明白中山王姿心里所想,再请道:“臣,愿意为王上效命。”
中山王姿抑制住心里的不平,脸色柔和道:“寡人决定亲征。”
公子尚闻言,脸色惊骇,劝阻道:“王上乃一国之君,理应坐镇王宫,决胜千里。怎能亲身犯险。为了中山国百年大业,亲征一事,还请王上三思。”
众人附和道:“请王上三思。”
“你们不必多说,寡人心意已定。”中山王姿道:“赵君能够亲征,寡人为何不能。”
“赵氏一族,文能立国,无能安邦。”公子尚道:“赵君常年征战在外,踏遍赵国每寸山河。”
中山王姿勃然大怒,“你的意思是说寡人不是赵君的对手。”
“臣不是这个意思。”公子尚忙道:“赵君之言行,天下诸侯皆不能相比。臣的意思是要慎重对待。王上亲征与赵君对战,其胆识、魄力,令臣佩服。王上关乎国家长久治安,关系到百年基业安危存亡。王上应该坐镇王宫,决胜千里。”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中山王姿思忖少许,“事到如今,我们还有破敌更好的方法吗?寡人亲征,就能激励士气。我们就能一战,击溃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