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自然明白,这是芈八子试探他的口风,故意岔开话题道:“芈八子,这种国家大事,你怎么能问我。芈八子,你问我,算是问错了人。”
  芈八子见对方巧妙躲避了自己设下的陷阱,试着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先王曾对我说过。赵肃侯甍,赵君继位。魏人公孙衍邀集齐、楚、秦、燕等国,以会葬之盟,图灭赵国。楼使者亲自去迎接五国送葬之师。赵君能够破了五国会葬之阴谋,楼使者可是最关键人物。楼使者可否有兴趣说说是如何领着赵军,震慑住了五国送葬之师。”
  芈八子话语绵绵,毫无威胁之意。但话中的意思也在明白不过。人生最怕者就是遇见笑里藏刀之人。他明明对你很友好,你也感觉不到对方的敌意。但,对方总会趁着你不防备的时候,从背后给你致命一刀。芈八子表面上是歌颂赵君少年英雄,十五岁继位,就成功粉碎了魏、齐、秦、楚、燕五国会葬之谋。暗地里,她是挑拨六国使者之间的关系。芈八子心道,“楼使者,这就是你和我作对的下场。我倒要看看,你会选择如何应对。”
  齐、楚是大国,听了芈八子之言。齐、楚两国使者,脸色铁青。只要楼使者说出有损齐、楚威名的话,他们定会找他拼命。魏、燕两国使者虽然听了,也不太高兴。但,魏、燕两国和赵国交好,数十年都未曾发生战祸。自然不会针对楼缓,从而影响两国邦交。赵国破五国,也有韩人的一份功劳。六国使者之中,韩使是最高兴的。
  “往事不堪回首。好汉不提当年之勇。”楼缓见芈八子步步紧逼,自己不能一退再退,还击道:“芈八子说秦国应该立何人为王。我虽愚笨,但也知道,自古立王、立君,都是立嫡、立贤、或以立长。诸位,你们说是不是。”
  ‘立嫡立贤立长’,这六个字对于芈八子来说是一道沉重地伤疤。也是芈八子不愿意正视的几个字。芈八子身份低微,其子也是竖子。这六个字跟她完全占不上边。楼缓此言就是讽刺她,地位卑贱低微,竟然敢打秦王的主意。真是恬不知耻啊!
  “赵使说得不错。周公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圣人。就是因为他制定了礼、乐。”齐使田高接话道:“周公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为了避免王室子弟为了争夺王位,自相残杀。胡人就是因为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故而崇尚勇武之人。所以,他们为了大位,自相残杀,空耗实力。胡人也没有很强地凝聚力,反而是祸乱频繁。”
  楚使昭燕也道:“是啊!嫡长子继承制才保证了国家可以正常运行下去。也避免了诸公子为了王位,大大出手。秦武王若是有子嗣,也不会出现诸公子相争的混乱局面。”
  “父死子继,辅以兄终弟及。这是商的君王继承制。先王之子都有继承王位的资格。”魏使也道:“自中丁以来,废适更立诸子。诸子为了争夺王位,频繁交战。商国内祸不平,外忧不断,历经九世。及至周取代商,王朝内部还在内斗。商存国四百多年,也实属不易。”
  燕使见齐、楚在推崇自己先祖建立的嫡长子继承制,感到无比自豪,“先祖建立周国,针对前朝继承制度存在的弊端,制定礼乐,教化众人。以嫡长子继承,辅以贤、以长,取代前朝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周建国之国,国祚已有数百年。”
  “先祖制定礼乐,推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效避免了诸侯内部兄弟之间为争权夺位,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安定。”韩使韩言也道:“正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楼缓有意提高声调,问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那位大使愿意向我这个粗陋的人,解释一下。”
  “赵使,我来为你解答。”魏使答道:“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金字塔。最顶尖是天子,往下就是诸侯,再往下就是卿大夫,再往下就是士,最底端就是奴隶。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它的继承者,必须是嫡妻长子。”
  楼缓问道:“如果嫡妻无子,又该怎么办。”
  齐使答道:“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贵长子。”
  魏使补充道:“如果庶妻长子昏庸无能,如果是君王就有可能亡国。如果是普通人之家,就有可能败家。故而,庶子的选择还要贤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