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如此,荡平中山国指日可待。中山国立国百年,其先祖也算是英雄一世。然,及至中山王姿,他们连自己的家国都守不住。反而割城赔款向我们求和。”赵雍眸色淡淡,叹道:“一个国家没有英雄,是可悲的。有英雄而不懂得敬仰、传诵,注定是无可救药。”
  司马喜回到国都灵寿,刚进宫门,便被一宦者拦住去路。宦者上前道:“司马相,你总算回来了。王上在大殿正等着你。”
  司马喜问道:“我离开不过五日,王上为何这般心急。”
  宦者低声答道:“自从王上得知曲阳、东垣、石邑落入赵国手中,整个人精神恍惚。这几日,王上的精神更差,睡觉还呓语不断。王上每次醒来就会问赵国会攻破灵寿吗?赵国会踏平中山吗?寡人会成为亡国之君吗?王上的问题,若是答不上来,就会被处死。”
  司马喜心道:“王上不会被中山吓破了胆,成为惊弓之鸟吧!”
  宦者见司马喜没有说话,也没有动身,低声道:“司马相,请随我入宫。”
  不多时,司马喜跟随宦者来到大殿。宦者提声高呼道:“司马相求见。”
  司马喜整顿衣冠,步入大殿,行礼道:“臣,拜见王上。”
  中山王姿问道:“司马喜,你总算回来了。”
  司马喜见王上脸色苍白,身心憔悴,一点没有少年的锐气,也没有王者的形象。今日的中山王姿,与几日前完全变了一个模样。司马喜虽然不知道离开灵寿这几日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可以推断出,中山王姿这几天是在恐惧中渡过,内心也经历了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煎熬。
  司马喜对视着中山王姿那双期盼的眼神,答道:“臣前往东垣与赵君谈判,最终和赵君达成协议,便马不停蹄地赶回来。”
  中山王姿听他之言,心中已经猜到了答案。但他还是想要亲耳听到司马喜说出答案,“司马喜,赵君是否答应议和。”
  司马喜点了点头,回道:“回王上,赵国答应议和。”
  中山王姿闻言,用力吸了一口冷气,平复自己的心境。他那颗悬着的心,总算因为这个消息,得到了平静。中山王姿称赞道:“司马喜,你促成赵国和我们议和,乃大功一件。寡人要重重赏你。”
  “这是臣份内之事,不敢求赏。”司马喜请罪道:“王上,赵国虽然答应和我们议和,但有三个条件。臣为了尽快促成两国议和,所以答应了赵国开出的条件。因为事态紧急,没有向王上请示。还请王上责罚。”
  中山王姿脸色瞬间僵硬,但语调平和道:“赵国开出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