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王派我出使贵国,与赵君缔结友好。”屈原也道:“写文章,赵君不如我。但行军打仗,我不如赵君。赵君不顾天下人眼光,打破旧制,率先诸侯推行胡服骑射。这份胆识和谋略,是多少诸侯将相不能比。屈原更是不能比之。”
  赵雍问道:“屈原,寡人推行胡服骑射。是对,还是错。”
  “赵君看到了胡服骑射的好处,又有谋略和胆识推行。又何必在意对与错。”屈原淡淡道:“勇者不畏世俗生死,更不甘浮云障眼。赵国推行胡服,暂时不能让人接受。但千百年后,后世提起胡服骑射这四个字,就会想到赵君。赵君何苦让浮云障眼,询问对错。”
  “寡人时常糊涂,能听贤者之言,岂会在意对与错。”
  楚国副使熊滑见屈原只顾与赵君谈心,忘了正事,不断朝屈原使去眼色。屈原会意,方才醒悟自己来赵国是干什么的。
  屈原问道:“赵君,我们还是谈论正事。吾王派我出使赵国,缔结和平,不知赵君是否有意。”
  赵雍收拾心情,答道:“赵、楚不接壤,也无兵戈之患。楚、赵两国相处和平,这份国书有些多余。”
  屈原见赵雍没有看国书,更不知道国书的内容,忙道:“请赵君先看国书。”
  赵雍看了看国书,惊道:“楚王欲和寡人联盟,平分天下。”
  屈原分析着眼下的局势,正色道:“如今天下大乱,征伐四起,中原之地更是战火不断。吾王愿意和赵国结盟,结束战乱,换取天下一个太平。”
  赵雍收起国书,问道:“楚王之意,我不懂。”
  “吾王倾楚国之力,从南北上。赵国从北南下。楚、赵两国夹击中原诸侯,结束战乱。两国会合之地,就是赵国和楚国的分界线。”屈原见赵君脸色没有变化,猜不透对方的想法,问道:“赵君觉得如何。”
  赵雍想了想,回道:“南北夹攻中原诸侯,平分天下。此事关系重大,寡人还需与廷臣商议。”
  屈原也不催促赵君立马做决定,行礼道:“赵君与廷臣商议之后在给我答复。我先回官驿等待赵君的消息。”
  赵雍道:“寡人会尽快给你答复。”
  屈原道:“告辞。”
  屈原走后,赵雍留下忠实可靠的大臣。整个大殿也不在平静。楚国联合赵国,南北夹击中原诸侯,平分天下。这个念头,赵国君臣从来都没有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