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不可视境界线的彼岸> 第167章:【漩涡下的深渊】一个梦旅者的自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7章:【漩涡下的深渊】一个梦旅者的自述(2 / 2)

那时候,我试着将它读了出来。“那永恒长眠的并非亡者,在诡秘的万古中即便死亡本身亦会消逝。”匪夷所思,不可理喻。考虑到这本笔记应当与那些书籍一并交付给某人或某机构——如果我遭遇不测的话,在此不耗费笔墨摘抄书籍上的内容。概括来说,那些书是某位离经叛道的修道前辈,某位炼神还虚之境的阳神高人,探索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种种亵渎之物,无可名状的亘古岁月,以及无法想象的维度空间后流传下来的记录。

仔细回想、审视过去的记忆,这些书籍——我想,或许是其中的“知识”——似乎有某种诡异而不详的吸引魔力。记得在当时,我无法遏制地用微微颤抖的手指翻开一页又一页,却又不住地感到某种莫名的心悸,险些迷失在禁忌知识的海洋,直到智能终端的闹钟将我从那魔怔般的状态中惊醒。随后,我激活了背包中来自[数据删除]的空间扩张魔法,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尽数装进去,心里既兴奋又害怕。

最初的反常梦境出现在7月16日当天,那时这个梦境世界还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此后在8月1日和8月16日,我重复进入同一个奇异的梦中——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修行人,我的睡眠质量向来很好,亦得了蛰龙睡功的心法要旨,通常睡觉时并不会做这种特别清晰而耗费精神的梦——这才让我察觉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异常现象。

在上述的那三天夜里,我在梦境中拜访了一座精美绝伦的城市。

在夕阳的照耀下,城市里那些雄伟的高墙,那些寂静的庙宇,那些雕花的柱廊,还有那些由带纹理的大理石修筑起来的古老拱桥,无不闪耀着金碧辉煌而又美妙动人的光辉。

银色底座的喷泉在在宽阔广场与芬芳花园里喷吐着泉水,散发出棱彩光芒;优美雅致的树木、繁花锦簇的花坛以及象牙色的雕像排列在宽阔的街道两侧;层层叠叠的红色屋顶与老旧的尖型山墙爬在北面的山坡上,为下方草绿色鹅卵石铺筑的小巷提供一份遮蔽。

整体而言,这座城市看起来光鲜明艳,却意外地给人以一种寂寞的感觉。我不曾看到这些街道上出现过任何行人的身影,典雅的房屋也没有丝毫生活的气息。

初次梦见这座令人敬畏而又非同寻常的城市的时候,我曾怀疑这些意象来自我和家人旅行异国的经历,或许有一些素材还来自远远地观望“学舍之园”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但是,每次我都止步于城市上方高处的露台,旋即便被某种力量紧紧攫住,从梦境中拖回现实世界。

9月12日,在临睡前,我将那套玉简取出,垫在枕下。这本不过是十二岁顽童的无心之举——抛开那种未知的象形文字,玉简的材质的确是一等一的上好灵玉,或许可以助我摆脱梦魇纠缠;却不料此举竟歪打正着,将我引向另一方神奇世界。真正意义上的梦境之旅由此开始。

虽然我疑心清醒和幻梦两个世界间的时刻并不能准确地一一对应,甚至这里的时空——倘若它存在的话——也未必像清醒时所认知的那样合乎秩序,但是,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我还是采用了现实中的时间进行记述。

9月24日,尼尔城的一处旅馆,我坐在窗户旁边的书桌前,模仿着那位不知名的前辈的文风,执笔写下这些文字。也许这种舒缓的行文节奏并不像是一本笔记应有的风格,但既然我是光阴流转的掌控者,我并不在乎写作所耗费的些许时间。

和煦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屋内,窗外的景色宁静而祥和:落日下更显深邃的红色屋顶组成的海洋,寥寥行人穿梭在铺设着鹅卵石的小巷,更远处是令人愉悦的、金黄色麦浪翻滚的田野——从农学的角度来说,这应当是六、七月左右的收割季节。

啊,人的思维真是不可捉摸,只消一会,便不自觉地从一个事物跳跃到另一个!我忽然觉得是否应当将这个梦境世界的存在告知身边的人——家里的长辈,我的能力开发者,又或者是一方通行;但是,转念一想,我现在身处于梦中,思考这些毫无意义。

不管怎样,罗盘和玉简经过爷爷的检查,并没有附带任何险恶的法术,而我的灵魂融合了[数据删除],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万劫不磨的存在,因此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好了,我想应该进入正题,将9月12日和24日的见闻记录下来,并且在今后还将写下更多的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