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不可视境界线的彼岸> 第84章:杜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杜沐(1 / 4)

(2013年10月4日,周五,下午;加利福尼亚,杜沐家)

加利福尼亚州的天气向来不错。除去降水量略显不足的缺点外,干爽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明媚的阳光都无可挑剔。杜沐的家就坐落在旧金山的湾区。

他的家族从上世纪初就是海外商贾,不仅在南洋一带站稳了脚跟,而且亦有位处北美的分支。他和其他同辈的年轻一代出生的时候,《排华法案》已经终止了有几十年,而上一辈的大人们则是他们这群人取得美籍的原因。

说来也巧,长辈们移民的忧虑根本就没有发生——21世纪全球共建大同社会的浪潮狠狠地抽了上个世纪那些社会学家们的脸。在这样的局势下,留在海外或者是归国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意愿。杜沐和陆清漪考虑到这边放学时间是下午两点半,有充足的时间修炼武学,便选择来到这里读高中。许明山则是想着开阔视野而来的。

现在是放学时间。杜沐几人距离考取驾照的年龄还差了点,因此暂时由陆清漪的母亲接送。后者的日程安排恰好能在这个点腾出时间。

“对了,明山,那篇essay(论文)下周就要交了,你写完没?”

“周三就搞定了。怎么了?”

“我靠这么快!”杜沐吃了一惊,“7页的文章,你咋写的?”

坐在前排的陆清漪转过头来,面露惊讶之色。

“嘛,反正我是瞎开脑洞,直接结合认知神经科学。”许明山露出得意的神色,“文本分析加上背后的神经机制,三千六的单词。”

“学霸啊!可以可以,说下细节听听,我还没写完呢。”

前面开车的李玲娟也笑着说道:“明山,分享下你的学习经验给清漪和杜沐他们听呗。”

“呀,其实也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选题方面,我选的是爱伦·坡的三篇故事。开头按照要求先来简介、背景和开门见山的论点,我自然是写‘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这样的话。”

“嗯,那么接下来呢?”

“文本分析没啥好说,我基本是按照笔记写的,只是补充了一些关于恐惧的心理学。分析《厄舍府的倒塌》的时候我扯了点遗传病的东西。最后的升华部分我找了和恐惧相关的研究文献。大意是类似的生理反应在不同的场景中会被大脑以不同的方式解读。举个例子,在野外遇到猛兽时的生理反应和坐过山车时很相似,但是心理活动就差远了。”

许明山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同样,在阅读故事的时候,因为作者的描写细腻传神,读者很容易陷入其中,但同时其他感官又不停地告诉大脑‘你在看书、你捧着书、你在家里’这样的信息,由此形成的心理活动或许是哥特文学一个可能的魅力所在。不过这还只是个猜想,具体我可没做过实验。”

杜沐用力地拍拍他的肩膀:“我是真的服了。回去帮忙看看我的文章,求带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