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的百姓疯了,韩鄂一口气种植了一百倾的地瓜苗。谁不知道这地瓜是逆天作物,两百倾,足够整个朝廷势力范围内所有州县种植的了。
去年整整一年的地瓜,只是很少一部分充做了军粮,还有接济了一些流民,大部分都是留作了来年的种子。
地窖湿度温度掌控的还不错,大部分地瓜都保存完好,于是乎,今年全部用做了种粮。
好在这番薯苗保存简单,哪怕就是你割下来的地瓜苗,用稻草扎成一捆捆。上面盖上草席,然后喷上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保存十天半月都没事。
开春的时候,朝廷还往各州县调拨了不少红薯。等回暖的时候让各州县自己种植种苗,以备推广。
红薯苗由朝廷提供,不收钱,免费提供给百姓种植。
一时间,洛阳城、相州、汴州、汝州、宋州、许州、陈州、陕州、邓州、唐州、江陵、复州、潭州……,朝廷势力范围的大部分州县全部种植上了地瓜。
百姓们热火朝天,都拿出吃奶的劲来种植地瓜。
地瓜这玩意儿需要垄地沟,有牛的百姓用牛耕地,一道道地垄又深又厚,这样结出来的地瓜产量才会大。
而且地瓜不挑地,旱地、肥地、沙地、它都能一样长势良好。
没有耕牛的百姓就用人力拉犁,若到了秋季收获的季节。光是地瓜这一产量,就足够养活整个大唐百姓的人口。
藩镇们坐不住了,杨行密数次派人入京,请求天子赏赐一些红薯苗给江淮的百姓。
都是大唐的子民,李柷允了。因为杨行密是第一个答应与朝廷通商的藩镇,这才让江淮的米粮源源不断的运到了京城。
来而不往非礼也,朝廷答应运一部分地瓜苗子给杨行密。
楚王赵匡凝一看,这杨行密都弄来红薯苗子了,慌忙也跟着上书乞要。
赵匡凝是偏向于朝廷的,一开始他便与朝廷走的很近。包括朱温掌权时,他都没断过给朝廷的上贡,李柷下旨,给楚王拨了不少。
赵匡凝看得比谁都清楚,朝廷削藩是早晚的事。各地藩王将自己的大权紧握,没有一个藩王舍得放权。
西川蜀王王建,竟然还想与朝廷开战,结果现在被打的满地找牙。朝廷大军一路高歌,拿下西川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