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总要过下去,活着的人不能一直为死人去伤心。
年关来了,
往年,过年的时候百姓们无以为继,都在为吃什么而发愁。官员们战战兢兢,生怕好处给的少了,惹了朱温那些如狼似虎的手下来年没有好果子吃。
今年则不一样了,百姓有了存粮,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永业田。官员们不用再如履薄冰,这个年是最开心热闹的一个新年了。
洛阳城,灯火通明,夜市到丑时还依旧人山人海。
开元柜坊放出去的贷款越来越多,柜坊终于开始盈利。仅此利息一项,一个月达到了数十万贯。
开元柜坊还出台了一系列贷款优惠政策,凡事对于农业、水利、科技发明等等贷款的百姓,柜坊三年无息贷款。
当然李柷不会做赔本买卖,三年无息贷款是为了大唐经济复苏。百姓可以无息贷款,这钱要户部贴息,柜坊还是稳赚不赔的。
许多布匹、茶叶、瓷器行老板们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国家有钱了,就能拉动经济,李柷不断出台一系列惠民措施。这要放到现代,也是非常好的政策。
比如,劝课农桑。凡是种植棉、油、麻、桑的农户,一律免赋,这极大的提高了百姓的积极性。
轻徭薄赋,洛阳城的百姓不再为交不起赋税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局面不会再现。
取而代之的,是许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蜂拥而至。洛阳城进一步扩大,渐渐成为世界级别的大都市。
但接下来政务也越来越多,李柷发现,经济发展太快带来的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首先就是人才问题,这个是回避不了的,也不是短时间内一两年能够解决的。
经过连年战乱,那个站在盛世大唐上的文人墨客已如凤毛麟角。文盲,占了大多数。
李柷没有做过统计,但他敢说,一百个人里面未必会有一个识字的人。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可教育是最烧钱的东西,国家只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大兴教育事业。但没有教育国家又发展不起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话说的一点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