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是什么,不就是那些没完没了的的国事呗。要女儿说,你们把这些国事都推给陛下,那要你们这些臣子干什么。”
这是抱怨,这还没嫁出去呢,怎么就向着皇帝啦。
“女儿啊,说是国事也没错。他们上书说如今天子已过弱冠之年,为我大唐万古江山,必须今早日立后。”张文蔚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女儿的表情。
果然张婉兮神情大为紧张起来:“他、他们怎么说?”
“这皇后之选嘛,自然要慎之又慎。首先这家世、德才、样貌一样不可或缺,论整个洛阳城,够的上资格的怕也没有几人吧。”张文蔚洋洋得意。
张婉兮神色有些黯淡:“朝中那么多重臣、那么多皇亲贵戚,不知你们推荐的是哪家的大家闺秀?”
张婉兮没想到自己,她认为立后必须是门当户对。一是家世显赫,二来女的德才兼备。
自己父亲虽然是户部侍郎,可朝中比他官职大的多了去了。再者自己的德才远远比不上人家,这些大臣推举皇后,肯定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人,说什么也轮不上自己。
张文蔚也是这么想的,自己的女儿虽然受皇帝宠爱,可皇后一职他是想都没敢想。张文蔚料到将来女儿会入宫,最多也就是个贵妃。
没想到这朝堂上两位宰相力荐自己的女儿,这倒大出意料之外。他也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何太后的主意。
何太后也怕大唐会出现“韦武之祸”的局面,立后一事也是思前想后慎之又慎。世族大家如裴枢、独孤损这些大门阀,何太后不没有想过。
她怕的是一旦从门阀士族中挑选出皇后,容易造成势大难制,重走后宫干政的老路。
平民获得晋升的渠道在隋唐时代得到打开,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看出身,这个是一个伟大的制度,领先世界一千多年。
但是在隋唐时期,门阀贵族的势力还是很大,清河崔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五大门阀赫赫有名,再到独孤氏、宇文氏,这些门阀的势力加在一起,皇帝都要看他们的脸色。
皇帝想把公主嫁入门阀,人家都嫌弃公主的出身,不愿意要,可见门阀制度在大唐是多么的猖狂。
虽然如今的时代门阀士族影响力大大削弱,但崔氏与独孤氏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
好在随着藩镇战乱,门阀势力大为削弱,虽然已渐退出历史舞台。万一再从门阀中册立皇后的话,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