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放包容的多,君臣之间宽松的多。好在朱友能本不为官,对李柷他那哥们对待,可在外人面前他还是得摆出臣子的本分来。
“地的事如何了?”李柷慌忙问。
福全搬过来一个凳子,朱友能一脚踢到了一边。又忘了君臣礼仪,立刻手舞足蹈起来:“三百顷,整整三百顷。我和旺财几个已经丈量好了,都是上好的肥田。”
李柷大喜,他指着旁边韩鄂道:“这位是朕最先任命的劝农使韩鄂,你们俩多多亲近亲近,种地的事就由韩鄂负责。”
韩鄂一抱拳:“见过朱公子。”朱友能大名远播,韩鄂是不敢招惹的。
朱友能上下打量着他:“好说。”他有点不乐意,不是说好了李兄和我一起种地的么,整来这么个什么劝农使,有甚意味,他却不去想堂堂一个皇帝会整天没事干跟他一起去种地。
“朱兄,你回去耕好一亩地,灌满水。”
朱友能一愣,随即明白了:“哦,陛下意思是跟种水稻一般催芽对吧?”
李柷点了点头:“差不多吧,灌足水即可,过个七八日水醒完后朕再去。”
“哦。”朱友能应声。
李柷看着清虚子:“清虚子,你这次推荐韩鄂有功,朕会重重有赏。以后这些丹药不必再炼了,你告诉丹房那些炼丹师,朕以后还会重用他们。”
其实清虚子早就知道自己这些炼丹伎俩偏不了皇帝了,本来他正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没想到皇帝以后还要重用他们,看来皇帝还会让自己做别的用途,当下大喜道:“多谢陛下恩赐。”
其实李柷一直在琢磨,日后修建玻璃厂,这些炼丹师都是极好的技术人才。他们对于温度的把控都很了解,正是冶炼玻璃材料的好手。若不然这些坑蒙拐骗之徒,早就被轰出皇宫了。
地窖里的红薯已经开始冒芽了,马上就要到了耕种的季节。朱友能邀请李柷出宫斗蛐蛐,被李柷婉言谢绝。他不是不想去,宫中太多政务需要处理了。
张婉兮有些闷闷不乐,自从回到张府,皇帝再也没来看过自己。他肯定把自己给忘了,或者他身边又有别的知书达理温柔贤淑的女子陪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