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调整了下自己的情绪,语气温和地劝慰道:
“老同学,你不用这么生气,我没说不用啊!我只是表达了下自己最直观的认识和感受而已,对这个年轻人可能没有你了解得深;但是,他毕竟没有任何经验啊,我不能为了培养他,而让水泥厂有所亏损吧!你也应该从我这个角度多考虑考虑,毕竟我是镇里的副镇长,主管镇里的经济发展,不能意气用事,也不能仅凭个人喜好就随便任用一个人,或者罢免一个人,这不是我的作风啊!……”
郭文军渐渐缓和过来,从刚才的义愤和不满中恢复过来,理性而清醒地说道:
“我明白,也知道你作为副镇长的难处,但是为了达到知人善用的目的,有时是可以采取些特殊、甚至非常规方式的,不能什么都按制度和规矩来,不然会埋没多少人才啊!……要知道,当今社会很多人才不是被无形摧毁,就是被无情埋没,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再说,谁说让一个年轻人当厂长就一定会亏损,这些都是未知的,说不定他不但不亏损,反而还能为水泥厂创造更大的利润价值了……”
讲到人才的摧毁和埋没,郭文军不禁感慨不已,心情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对这种悲剧的发生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痛心。
“你说的这些,我非常赞同!人才是当今社会最为宝贵的财富,一定要精心保护和培养,并让其逐渐发光发热,创造价值,造福社会……这也是我一直坚持能者善举、知人善用的用人原则的初衷!……”
听了郭文军发自肺腑的话语,管伟明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也颇为感慨地说道。
“对啊,这辈子我们也就这个样子了,不会有多少改变;但是,对于那些怀揣梦想、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我们应该竭力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并把这种能力用到实处,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这样的话,我们也会为此感到欣慰的!这是一件有价值且大有可为的事情,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属于他们这种创新型人才的……”
郭文军感慨不已地说道,仿佛对自己所走过的人生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和评判似的。
“好的,我知道了,这事让我再仔细考虑考虑……毕竟这算是一种跳跃式的人才晋升了,需要和其他领导商量商量,再做最后的决定!”管伟明最后说道。
“好吧,希望你能理解我的用意,从人才的重视和利用出发,来仔细考量,也希望对郑少强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其他的我也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就这样,两位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同窗,就郑少华的事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探讨,并继而谈到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问题,仿佛对此有了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体会似的。
随后,郭文军便走出了管伟明办公室,离开了镇政府,回到了水泥厂,着手准备到钢铁公司任职的事情。
至于郑少华能否接替他出任厂长,他也只能寄希望于老同学身上,他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努力,其他的就只能顺其自然、听天由命了。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