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仅仅是让根据地的军民们在同小鬼子斗争的过程中拥有充沛的体能!
更多的,是让根据地的军民们知道,在支队的领导下,大家能过上经常能吃上个鸡蛋,隔三差五能吃上点肉的生活!
如此,一旦将来小鬼子真的攻占了根据地,对根据地的乡亲们实施那灭绝人性的配给粮制度的时候,乡亲们吃不饱穿不暖,就会无限怀念跟着支队的日子……
到时候,无论支队在接下来的这场战争里被小鬼子打的有多惨,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活着,只要振臂一呼,就一定会一呼百应!
人就是这样,不怕苦,就怕过过好日子!
只要过过了好日子的人,就绝不甘心再回去过那比黄连还苦的穷日子!
若真要如此,哪怕是被枪口顶在脑门子上,他们都要拼命……
这就是人性!
这也是当初张然发展家禽集中化养殖的初衷之一。
当然了,能将养鸡和养兔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展到此等规模,那绝对是张然没有想到的。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展到如此规模,完全是因为邓方早早的将硫酸搞了出来,有了硫酸来制造更多的化肥,促进根据地的粮食生产!
生产出来的粮食不但充分的满足了乡亲们吃饱肚子的要求,还有多余的粮食上缴给支队……
有了充分的粮食储备,支队才有多余的粮食来配制饲料,喂鸡喂兔子……
要不然,光靠割草喂兔子或者让鸡自己去觅食,想达到这样的规模,简直是天方夜谭……
张然估计,这也是王文华只统计了支队内和师部方面养殖情况的原因所在。
因为支队的化肥,不仅仅是供给根据地以及支队领导下的游击区,也供给了不少给师部的地盘,帮助师部方面的粮食增产增收,让师部方面也略有多余的粮食来进行养殖……
其余的敌后根据地就不行了。
一方面支队的化肥产能有限,根本不够供给那么多的地区,而且就算能供给,也会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加上小鬼子的封锁运输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