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这怎么可能?”
“一埃米大小的楚胜利碱基病毒?”
利用病毒作为工具和载体,进行基因编辑,原理并不新鲜。
但是目前生物界,还没有哪一个找到合适的病毒载体。
原因很简单,相比起细胞,病毒是很小。
但想对于只有几十个埃米大小的目标DNA片段,一百埃米大小的自然病毒,显然大过了头。
庞特拿出来的这个人工制造的楚胜利碱基就不同了。
起码从大小上来看。
这种人工造物,绝对有作为病毒刀,来修整目标DNA片段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
庞特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攻克了工具大小,这个核心难题。
“导师就是导师!”
“难怪师兄师姐们神神秘秘,这等级别的项目,的确需要绝对保密。”
“用合成病毒来剪辑基因,导师真是个天才!”
庞特的博士们毫不掩饰自己对自家导师的崇拜。
作为生物狗,他们再明白不过这个项目在学术上的意义了。
那就是利用病毒,可以一举突破当前所有的基因编辑技术,仅仅能够编辑一部分细菌,而且还无法进行上规模的批量编辑,这些缺点,大大限制了基因工程运用范围,可以说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限制了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