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州?”
“怎么不说话了?”
“不是说要说造势手段吗?”
“您不会睡着了吧?”
大家都哭笑不得了起来,静海州刚刚成立,所有官员都忙得不可开交,把人叫过来看您睡觉啊?在他们看来,王琛纯粹是在闹小孩子家家玩,一下子对什么造势手段没那么期待了。
王琛睁开眼睛道:“刚才在想点事情。”
丁签判都认命了,“您说吧,需要咱们做什么。”
王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如今咱们州衙能够动用的钱大概有多少?”
钱粮料官无奈道:“两万多贯。”
王琛心说有点少啊,“只有这么多吗?”
钱粮料官无语道:“账本您不是看过吗?这些钱还是海门的县衙撤销留下的,三司批下来的五十万贯被您拿去建城墙了啊。”
王琛当即道:“这样吧,我私人掏五万贯钱出来借给州衙,等到州衙赚了钱再还,我需要把王记的名头在整个大宋朝乃至周边几个国家都打响,要是造势失败,这五万贯就不用州衙还了,你们看成吗?”
丁签判一愕。
周判官和其他人也都懵了。
“五……五万贯?”周判官有点不敢相信道:“要是失败了这么多钱就打水漂?”
王琛笑道:“我这个人什么时候说过假话?”
要是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大家可能还不信。
但是王琛身为知州,之前王记商品又卖得那么红火,拿五万贯出来还真不是什么难事,立刻信了七八分。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对于王琛的造势手段已经有点期待了,不然王琛一个商贾出身,能够砸这么多钱下去?很有可能是胸有成竹啊。
商人逐利,没有谁愿意做赔本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