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清羽的志愿是个治世之能臣,之前宣和帝当政,他虽然官拜右相,但是太皇对他并不倚重,好不容易等到太皇退位,轩辕墨染登基后,虽然表面对他敬重,可他总觉得差了些,现在皇出征,自己女儿当政,他还是不能做到权倾朝野 “从宋府查抄的银子我已经让人清点入库,不知道皇后娘娘打算在拍谁去赈灾。” “人选我已决定好了,是滨州刺史,这个人清廉的名声再外,虽然了潞城和滨州相距百里,我已经看了他入京的折子,最多两日他要来了,让他跑一趟滨州即可,这些年他把滨州治理的很好,等这次把潞城的事处理好,我打算让他留在京都。” “这个人我倒是听说过,在前朝他也是个京官,不过为人木讷不懂变通,从而得罪了很多人,被太皇贬职到滨州,当一个小城刺史。” “那表哥觉得这个人是否可用呢。” “嗯,这人不错。”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他们入朝时间尚短,用的人大多都是年轻人,十分缺少在百姓口口碑好的官员。 在御书房又商议了不少事,下午天快黑了才让他们离开,璃薇揉揉酸软脖子:“累死我,这还真不是人做的活。” “主子这才一天说辛苦了,日后怕是更有的忙了。” “半夏,你懂什么,主子这是在想念皇,以前奏折是两个人一起看,主子总觉得时间过的特别快,现在一个人可不辛苦了吗。”轩辕墨染不在,妙春难得开玩笑。 “瞧瞧,咱们的大总管都敢打趣本宫了,果然是官职大了,胆子也变大了嘛。”半夏低头含笑,三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可是东方琉璃成为东黎最尊贵的女人后,她们也不敢开玩笑了。 “回宫吧。”伸了个懒腰,看看桌处理好的件,她格外满足,她要记录每日处理奏折的数量,看看她每天能处理多少,也看看她要处理多少本轩辕墨染才能回来。 第一天宫里风平浪静,不太平的是东黎左右丞相府,右相府内,东方清羽坐在书案前,幕僚们都站在面前瑟瑟发抖,右相一向以温润君子形象示人,今日的脸却是又黑又臭。 “都说话啊,怎么不说话了,当初你们信誓旦旦的跟本官说,只要陛下出征,皇后的仪仗只有本官,可现在呢。” “大人,以草民看,皇后娘娘此举恐怕是想真正的掌管朝政,这于大人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好啊,皇后娘娘怎么说也是姓东方,她在怎么样也不会想毁了东方家。” 这里幕僚们其实都不明白,右相大人为何这么气恼,皇后当政对东方府来说是件极好的事啊。 “皇昨日离京,下午本官递帖子要进宫,但是宫里一直没有回应,她今天宣了陈玄聪和瑾辰议事,遇事她最先想到的不是本官这个亲生父亲,而是她两个哥哥,东方琉璃此举置本官于何地啊。” https:/html/book/40/4066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