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雄,是一个刚毕业的医学硕士,在一次一二零出车的时候,发生了车祸,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上,全身酸痛……没错,他穿越了,来到了一个乱世,从所见所闻,他大胆地推断,这里是东汉末年,并且刚刚从博望坡的火堆里被救了出来。
“这也太惊悚了,上个礼拜我还在医院上班,陪老婆逛街、买衣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不是在做梦。”
话说,他降了刘备军,除了吃饭,就是被洗脑,被教育了三天,终于见到了刘备。这一天,备哥的一席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所有人:
“将士们,备知汝等参军多半被迫……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今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於天下,望众兵将们助我抗曹!”
必须承认,这备哥是会讲话,深谙夺得民心之道。他的话音刚落,全场沸腾,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鼓掌呐喊,而韩雄,也跟着一起鼓掌……可是,他并不想当兵啊!
然而,这时候除了当兵,他又能去干什么……
根据目前的形式来看,韩雄就等同于一个贫农吧。当兵至少还能吃口饭……
之后,刘备根据身高、年龄、胖瘦,将这些降兵重新进行分组。由于刘备军人员较少,身高是次要的评价指标,韩雄被分在了战斗部队;而同样在曹军,不到1.75米的他只能被分配在后勤部队。
这也侧面反应了当时刘曹两军事实力的差距了吧。
作战部队也有很多支分队,各分队之间有着共同的操练。韩雄被安排在了步兵新兵第三营,领军将军叫赵通,赵通将军是赵云赵将军的侄子。
赵通将军的营帐,驻扎在邓王村附近,距离新野约有二十里,整个营中大约有四百多号人,有位老哥是和韩雄一块从曹军那边投降过来的,名叫汪俊,他们被分配在一个伍。俩人身高相当,但比汪俊要较瘦些,年龄大概在三十不到,故韩雄称他为“汪兄”。
汪俊乃是汝南人,也是和韩雄一样的是,他俩都是被曹操拉了壮丁,做了后勤兵。
在一个营中休息,每每谈起家乡时,汪俊总带着一丝忧伤。这可悲的人生,谁愿意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呢?
第二天,他们就开始了日常训练,早上穿着盔甲绕着村庄跑十公里,然后开始队列基础训练。真心累啊。
“哎哟,全身酸痛啊!”一天的训练结束后,回到营帐的汪俊抱怨道。
由于大多数士兵原本都是平民(包括韩雄和汪俊在内),一天训练下来都是全身酸痛,全累趴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