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塞北王朝金> 229川陕战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9川陕战场(2 / 3)

胡盏、习不主凭险设营,以为宋军必不敢来攻。

吴璘察看地形,为避面金军骑兵居高临下冲击,决定乘金军不备,上原列阵与其决战。

二十一日,吴璘致书胡盏与习不主,佯约次日决战,暗于当日深夜,乘天阴雾浓率精兵衔枚而进,越岭上原。同时另遣部将张士廉率军由间道迂回原后,控扼腊家城,断金军退路。

宋军上原后,在刻家湾以持长枪、强弓、劲弩等兵器的步军,梯次配置组成“垒阵”,并将骑兵隐蔽于左右两翼。

阵法布成以后,火把突然点燃,宋军遣轻兵诱金军出战。

胡盏恃勇仓促率军出击,吴璘指挥“垒阵”中弓弩手,轮番发射,连续打退金军数十次冲击,乘其退却,命骑兵追击,金军大溃。

由于张士廉误期,致使胡盏、习不主率余部退入腊家城。

吴璘挥军猛攻,将破金军之际,因宋廷向金乞和,被迫班师。但不管怎么说,川陕战场,宋军取得了完胜。

宋朝是一个悲剧的王朝,那些掌权的文人总喜欢干涉战场,他们觉得战场是丑陋的,只有在谈判桌上谈出来的,才是正真能得来的。只有文人得到的,才是真正得到的。

有人可能要说了,文人是猪吗?

不,他们太聪明了,宋朝是文人的王朝,王朝的一切大小事务都应该有文人来解决。武将?千万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我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否则就让你死。

在下认为这只是初级表象,事实是有宋以来,笔杆子早已经占据了上峰。所以这并不全是笔杆子和枪杆子之争。

枪杆子也好,笔杆子也罢,都是掌权者的武器,这两把武器是否能出成绩,要看使用的人。很显然秦桧既不会用枪杆子,也不会有笔杆子。

肯定有看官要问了,秦桧会啥?在下以为秦桧在枪杆子和笔杆子之外建立了一套他自己的规则,他不管枪杆子也不管你笔杆子,只要气场和他不同,阻了我的富贵,我就搞死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