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岁就跟着爷爷练大字,五岁开始学画。
铅笔工体画、素描、水墨画,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
用他爷爷的话说,一个木匠,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一辈子也只能是个工匠,永远成不了匠师。
所以,别看张梁学历不高,只有一个技校毕业证,但是他在传统文化上的素养不比那些文科大学生差。
甚至有过之。
张梁慢慢的洗手。
杨芮帮着研磨。
老妈帮着把裁好的红纸铺开。
这待遇规格也不差了。
张梁练的是柳体,颜筋柳骨,柳体写出来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非常的漂亮。
“喜居宝地千年旺。”张梁拿着毛笔,沾上墨,稍微酝酿了一下,挥笔写下七个大字。
自从十岁以后,只要张梁在家过年,家里的春联都是张梁写。
春联已经写习惯了,不用去翻书,拿起毛笔,各种春节对联就自动在脑子里冒出来。
老妈熟练的把写好的对联拿走,杨芮换上新红纸,婆媳两个配合很默契。
“福照家门万事兴。”
换上纸,张梁接着又把写下横批,“喜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