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海兰的“老母猪论”只在私下里说,没传到外人耳朵里。
她一心整顿胤祉的后院,别的不行,她自个儿的院子把持的密不透风,谁也别想探听她的消息。
但荣妃的动作不小,她对董鄂海兰敲打的那些话,没有意外的全传到康熙耳朵里。
康熙暗叹,他当初怎么眼瞎了,宠幸荣妃这样的蠢货。
也不对,当年的荣妃谨小慎微,话少温柔,还是颇得他心意。也就是这些年日子过得好了,儿女双全,不用和年轻的小嫔妃争宠,她才没事想着对儿媳摆婆婆谱。
不是说荣妃不能让儿媳孝敬她,可万事有个度在那儿。
就拿惠妃来说,她眼睁睁的看着大福晋连生四女,还不让他儿子去找妾室生庶子。难道她心里就高兴?
可她再是对大福晋不满,也明白大福晋不单单是给胤褆生子的。她还要为胤褆交际大臣夫人,管理后院及人际来往,让胤褆能够一心扑在朝堂上,不用去管琐碎的杂事。
所以,惠妃至多敲打大福晋两句,偶尔让她给她布膳,算是发了火。
康熙习以为常的让荣妃去小佛堂多念念佛,顺道赏两本佛经给她。用的名义倒是好听,为太后和皇上祈福。这样一来,不会让胤祉因为荣妃而蒙羞。
天生脑子少根筋的胤祉,真的以为康熙是看重荣妃,才让她去念佛的。
谁让康熙没有呵斥荣妃,也没有责骂他。
沉迷在藏书阁里,为修孔庙而忙碌的胤祉,脑子里浸满了之乎者也,少了几分对后宫争斗的机灵。
这正好符合了康熙的心理,康熙不愿意养个整天和女人一起捣腾后宫争斗的儿子。
他的儿子,理应将眼界放的宽广,看向大清的天下。
董鄂海兰没了荣妃管她,动不动拉着乌拉那拉芳惠往毓庆宫里蹿。
左右男人们都忙着,佟宛颜现在又被太后叮嘱少出门,所以不能去宁寿宫。
她们做妯娌的,论岁数又比佟宛颜小点儿,最方便去瞧她。
董鄂海兰也很自觉,她知道自己不如乌拉那拉芳惠讨佟宛颜喜欢。一想到以前她做的蠢事,她心里难受的很,于是越发看荣妃和胤祉不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