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们张家寨,快到过年,孩子们欢天喜地,不仅仅是因为过年不用去学校,可以放假玩;也不仅仅因为过年能收到大人们的红包,让自己的私房钱鼓起来;更是因为过年在他们印象中的热闹,他们喜欢那种节日氛围。
大人们就会愁一些,每次过年,都是钱包大缩水的时候,也意味着老了一岁,生命失去了一年光阴。
往年,大家都穷,给自己买一套新衣服,都要砍半天价,不太舍得花钱。今年,大家跟着张凡赚了不少,就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委屈家人。
因此,从几天前开始,就有心急的村民开始用车将置办的年货拉回来,各种物品很杂,有自己用的,也有以后探亲用的。
“早一点置办好,真要等过年前后那么两三天,街上根本站不住人。”小叔提醒道。
以往就是那样,整个镇的闲人都在那两三天跑到街上。本来就拥挤的街道瞬间水泄不通,谁要是脑子进水开车到街道去,没有半天是出不来的。
“那过两天等小欣回来,我们再去采办。”张凡点头道。
然而张凡他们不知道,不要说等过两三天,就今天,街上的人明显多起来,到了早上九点钟起,街道上到处都是人。
“嗯!今晚,明晚我把要采办的东西写下来,到时候你们按照单子去买。”小叔并不放心张凡跟张欣那丫头。
两个年轻人,对于一些习俗都记不牢,总是丢三落四。
因此,他必须将要买的东西写下来。否则,该买的可能忘记买,不该买的都拉回来。
他们村张老八家就是,吩咐家里的小伙子去采办,应该买的漏了很多,比如过年要用来做吃的材料,而不该买的,像那些烟花炮,拉了小半车回来,气得张老八发抖。
“没问题,那小叔你写下来就行。”自己有车,还是蛮方便的。
说完,张凡转向陈保利,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去过年?”
“回去?不回去,今年在你们村过,欢迎吗?”陈保利跟他老婆都商量好的,今年一家人到张家寨来过节,重温一下农村过年的感觉。..
另外,在张家寨过年,年初二老婆回娘家也很方便。
“呃!你喜欢就好。”
婶子说道:“那很好,人多热闹。”